作者:李光宇
、陈君宝、高(从左至右)
叶凌风于1938年抵达香港,直到1975年去世。在这三十八年间,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字,其中有一些是他生前收集出版的。可是,出版了多少书,又是什么,却是一本愚书。很多文章在列举叶凌风的参考书目时,往往是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有很多错误和差错。如1996年出版的《民国春秋》第三期李伟的《叶凌风笔记》中说:“晚年在香港时,其著述多为杂文、小品,有读书随笔、香港轶事风光、抒情小品等,并有部分完成:《读书随笔》、《文学随笔》、《北窗读书录》,”其中 《香港旧事》应该是《湘江旧事》,而《霜红间随笔》在他生前并未出版,《白叶杂记》在上海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读书随笔》虽然在香港出版,但在上海出版,收到的文字大多是来香港之前的。中国作家网的《现代作家词典》也有叶凌风名下的作品书目。有些错误,比如把张保仔误认为张保子,把《晚晴杂记》误认为《迟来的爱情杂记》,把《湘江旧事》误认为《港囧》,甚至还有《新雨集》。即使是权威文献,如香港学者陈之德的《香港当代作家选集》叶凌风卷,在卷末,叶凌风作品的参考书目也有些遗憾。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错误?根源在于传播虚假信息。为什么会有谣言流传?根源是一本书难找。为什么一本书很难找?根源在于历史悠久,山水相隔。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恐怕没有多少内地人知道叶凌风。虽然我是中文系出身,但是在大学的时候,我只在中国新文学系看过他在上海写的一本小说。后来有了三联书店的《读书随笔》三卷本的介绍,我才知道他在香港出版的一些书的名字,但要一窥它们的原貌并不容易,因为那时候去香港的机会很少。那是在1993年,我利用参观一所学校的机会在纽约二手书店找到了一些书。后来有机会去香港,以为可以把叶的著作一网打尽,结果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空。神州书店老板欧阳李文直言,“你来晚了,那些书早就成文物了!”当地人也说香港市场小,印书数量少。人们没有住的地方。他们怎么敢给一本书一个房间空?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封面**”的故事。有人说,香港的大量书籍没有地方存放,只好把书的“纸浆”扔掉,只剩下一堆封面。
以上是收藏的难度,至于出书的难度,让人不禁感叹。早在1947年2月22日,叶凌风就在日记中说:“我们计划出版一些小册子。随着国家货币的贬值,大陆的购买力受到影响。恐怕不容易做到。”这还是战时的情况,和平以来也没变过。仅在1951年,许多计划不幸搁浅。例如,1月3日的日记说:“写项陵的续集”。暹罗的一位读者来信询问是否有小册子。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但是目前纸张价格很贵,很难赚到足够的钱出版。今天,新闻纸的市场价格是每令51元。上半年才二十多块钱。“6月13日,日记中说,“整理之前用‘秋生’笔名写的杂稿,因为有人要出一本单独的书,叫《喜佛杂谈》。查看70,000字的剪辑并纠正错误的单词。”他甚至“写了一点序言”,“交给了出版社”,后来就没见下文了。9月5日,日记中写道:“在对已发表的手稿进行整理和剪裁后,我们决定将一些关于藏书家的翻译汇编成册,书名为《为书商行走》或《为李惠英赴约书商的假期》”。但也变成了空支票。这一年,他“整理了历年所写的《项令》剪报,略加补充和订正”,认为“似乎可以编成三种:一、《香港史地集》载有比较完整的长篇单篇,涉及地方史地。第二,《香石海令》收集了有关香港的零碎短篇小说。第三个是“植物、昆虫和鱼”。关注香港自然历史的,就取名为《香港自然历史演讲》。”但是,他只完成了生前的第三个愿望,那就是出版香港地方志。遇到很多挫折的时候,我感慨很多。《南星集及其他》一文说:“在香港出版一本书不容易,尤其是文学书籍。当出版商接受一本书时,似乎总是一种‘牺牲’,而不是为了利益,这让有意写一些严肃文学作品的人感到自卑。他们不好意思和出版商说话,怕出版会让他赔钱。”
因此,高和同时生活在香港,他的命运也证明了的说法并非耸人听闻。听雨的楼主告诉自己:“我一直在香港卖随笔为生,52年来,我写了大概1000万字的随笔。”但早期只出版了三本名为《听雨屋》的书。“后来听雨屋遭遇三难,吓得魂不附体,所以最近十年不敢以听雨屋散文的名义出书。”三大灾难都是故事,有的稿子丢了,有的店倒闭了,有的死了。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想说的是,一本在他八十多岁才终于出版的书,是在他子女的暗中支持下才完成的。出版一本书不容易。高的书不好读吗?恰恰相反。在说书人屈兑的眼里,“有两个擅长杂文的专家,一个是许,一个是高”。他说:
高老师毕竟比较年轻,他吸收了徐老师的优点,加上他精力旺盛,充沛,自然能适应这个时代,所以对他的期望特别高。他的每本新书肯定都会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首先,我们喜欢他轻快的文笔,充满奇妙的感觉而不是废话,说话小而不轻佻。我真的很怕读书,恨不得一个又一个赶紧出来,满足我们的贪欲。
和高志趣相投,难免时有变动。牛津港版《听雨楼随笔》的文史封面,是他们两人随陈君宝到离岛旅游的旧照。叶凌风曾在读《三个帮派简介》时说:“前段时间,我说我没读过韩东的《三个帮派简介》,找了半天也找不到这本书。于波先生看到了,说他有一套《鸣钟》丛书,愿意借给我。……我当然很开心。这本书是我昨天借来的,我迫不及待地在灯下打开,很快就看完了。”作为回报,叶凌风肯定会借给于波书。1968年5月15日的日记中写道:“高翻译的《紫禁城里的黄昏》出版了,并赠送了一本。我把英文原版借给了他。”高在编《大话》时,也曾向叶约稿。这也是在叶凌风的日记中发现的。事情发生在1970年12月15日:“五点钟,高请到美兰饭堂喝茶,递给他一幅剪纸。他收到了《送人花补》的礼物,补上了《大华》缺失的第二期。”
罗敷先生为三联选的三卷读书随笔,是一大贡献。一方面,叶凌风出版的几本港版书籍为内地读者所知;另一方面,一些零散的简牍**被汇集成书。但也有很多遗憾。第一,受限于“读书”这个话题,书的收入并不完整,也有很多文章赚到了。第二,第一次收集的散杂文刚好不见了。比如仅给《新晚报》写的专栏《霜降红楼随笔》,还有大量文章没有入选。而叶凌风的长期专栏系列岂止是《霜降红楼随笔》?比如为《快报》副刊写的《黄艳烟城》,也很有名,但据鲁先生说,现在连香港各大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还有《红发聊斋》连载,是写给成宝的。它的内容是翻译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口气连载了十几年。高价买了些老成宝,就是为了看看庐山真面目,沉迷其中。谁知道,我看完就爱不释手,只会徒增相思之苦。当然,这些都是没能及时写出来的遗憾。
值得指出的是,在香港,出版一本书的难度不能一概而论,但也有例外。例如,在《****》的同事易,出版一本书似乎很容易。他在《天涯十八年》这本书里说:“我不敢相信在香港生活了十八年,各种出版社和书店出版了三十多种我的书。”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位先生毫不避讳地说,他接受了“美国的援助”。
所谓的“被口短”,被补贴,甚至以“自由”的名义,可有“自由”可言?虽然叶凌风想出版一本书,但她不想为了出版几本书而失去“自由”。他不仅没有这样做,还破例写了打油诗来抨击。1900年多大51年9月,一个叫范继平的人,笔名上官博士,编辑了《四海画报》,主办人是美国新闻处。叶凌风专门写了一组打油诗《九州的月亮曲线》,1951年9月15日以“霜”为笔名发表在《****星座》上。第六个是:“月弯弯绕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山姆大叔搞出版,有人耍猴戏冠。”正因为我很佩服叶凌风先生宁愿少出几本书,也不愿意突破“文章防线”的做法,所以我越来越多地去搜索他的那几本港版。可惜以前没钱买,现在就算有钱也买不到。所以,虽然有相当数量的年积月累,但还是有漏网之鱼。但即使面对这种不完整的收藏,也足以充满喜悦。
来源:中国读书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文章标题:00年多大(86年多大)_1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464434.html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6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