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区块链回顾加密发展进程中的监管历史

回顾加密发展进程中的监管历史

原文作者:Haotian

最近,Uniswap 和 MetaMask 两大去中心化领域的扛把子,相继更新了隐私政策。Uniswap 将收集用户公开的链上和链下数据,以筛查该钱包是否有任何非法活动。而 Metamask 则表示用户在发送交易时将收集对应的 IP 地址和 ETH 地址。 大家愤慨抗拒都可以理解,但监管之棋早已被执下。在此科普下历史渊源吧。  

几年前,FATF Travel Rule 16 要求 VASP 虚拟资产服务供应商,(包括中心化交易平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钱包等)有责任和义务共享交易双方信息,包含发送者姓名、账户地址、身份证及国籍等信息。甚至还想通过 DLT 交易协议中嵌入代码的形式(智能合约和多重签名等)。 

应该说,FATF 监管 VASPs 的决心一直在。

中心化 VASP 好监管,交易平台本来 KYC 信息搜集就很全面,且为争取各地牌照会自然迎合监管。挑战无非是不同 VASPs 之间信息同步的问题。对此,CoinBene 和 VerifyVASP 等三方平台提供信息备案和校验服务,目标是通过公私钥对信息加密,让 VASP 之间在不泄露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可以验证用户身份虚实。如下图:  

回顾加密发展进程中的监管历史

在将中心化交易平台纳入监管体系后,Non-custody 自托管钱包以及去中心化协议就成了监管难点。头铁的 Trezor 硬件钱包就曾集成了 AOPP 标准,通过验证用户地址所有权的方式,可验证用户自托管钱包和其交易平台的身份是否有关,间接实现自托管钱包的 KYC 捆绑。不过这次小试牛刀在舆论攻势下被搁置了。  

然而今年 4 月份,欧洲议会批准了法规草案,明确要对非托管钱包进行监管。政府知道很难对去中心化原生环境下的 VASPs 进行强行监管,索性取巧将问题抛给有合规需求的交易平台,让其协助采集非托管钱包的信息。 

未来用户只要需要交易平台的流动性,就得被迫接受地址绑定。但政府或许觉得这样被动且缺乏力度。  

尤其是 FTX 事件的催化效应,监管显然有意要加快监管效率。如何做呢?局部各个击破。现在 Circle 的 USDC,Tether 的 USDT 等都一点点被监管了。检查逻辑很简单,就看其合约代码中是否添加有 blacklist 黑名单地址 function。 

显然 uniswap 和 metamask 则是下一步棋,去中心化环境下的非监管空间正逐渐逼仄。  

总之,监管在一点点渗透,顺着中心化 VASP 的藤枝,扼住流动性的咽喉,想尽法子一步步侵袭挤压去中心化的沃土。影响显而易见,利弊看诸君怎么解读了。纯交易市场来一点监管约束促稳定,去中心化 Build 市场不想被束缚,就再多一些创新和突破。 

市场就是这样,始终在演化、发展、突变、直到趋于成熟。  

温馨提示:

文章标题:回顾加密发展进程中的监管历史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398441.html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25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区块链

区块链的未来是一个宏大的愿景: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2022-11-25 21:57:11

区块链

Genesis连续遭遇10亿美元级别的亏空,DCG可能资不抵债

2022-11-25 22:02: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