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科学和教育
原题:巴曙松:区块链技术助力数字金融
作者:巴曙松、乔若愚
注:巴树松是北京大学银行与银行业研究所所长,乔若宇为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工作。
数字金融是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块链技术等数字金融技术是数字金融的核心驱动力。区块链技术从货币层面重构金融生态。数字货币为数字金融提供了价值载体。区块链技术优化了传统支付体系,为支付端的金融体系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此外,区块链技术有助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信用传递,将价值传递给小微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区块链技术有助于监管技术,为监管机构提供更强大的监管手段,有助于控制各种金融风险。随着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场景的不断结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得以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才会积极拥抱和学习区块链技术,帮助金融数字化进入一个新阶段。
数字金融一般是指传统金融机构和新技术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对金融产品、商业模式和金融应用进行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与经济不断互动,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流。海量数据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挖矿出金融活动的内在逻辑,而数字技术是提取其内在联系的工具。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迭代,越来越多的数据价值被挖矿出来,促进了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更好融合。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区块链技术有助于确保数据的这两个特性。区块链技术是非对称加密技术、P2P网络、时间戳、共识算法等技术的结合。在真实性方面,时间戳可以追踪数据的来源,而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数据不会被篡改,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准确性方面,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以P2P的形式相互连接,以保证每个交易共识的准确性,并按照嵌入式智能合约的规则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等于节点数的平方,这使得区块链的价值呈指数增长。
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降低了信用风险。信用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缺失阻碍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无论是金融欺诈还是P2P打雷,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区块链从底层技术上保证数据资产的有效价值交换,通过将“自我信用”转化为“其他信用”,重构信用范式,强化信任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帮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识别风险,并有效帮助监管部门实现穿透式监管,防止类似P2P雷雨的发生。区块链技术的逐步应用将有助于实现数字金融的目标,弥补金融薄弱环节,提高金融效率,控制金融风险。
改革货币政策,重构金融生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指出:“金融的本质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完成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和效率。”。金融的本质在于通过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实现融资。其中,货币是传统金融运作的重要载体,信用是传统金融交易的基础。数字货币是未来数字金融的核心,其背后的信用体系无疑将是数字金融的基石。
比特币是最典的数字货币,但自比特币诞生以来,关于比特币的争论从未间断,反而愈演愈烈。在大量的“零值论”和“泡沫论”中,应该看到,比特币和郁金香**的区别在于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比特币春节特价购买花作为昙花一现或颠覆千年货币格局的一场革命,已经开始定义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新格局。
为了使数字货币真正承担起货币的基本功能,各国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机制。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和天平分别是公共部门创新和私营部门创新的代表。以其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已经具备了货币的基本特征,在与传统金融场景相结合的道路上,未来可以作为分布式账本的记账单位,其稳定性使其适合作为存储工具,作为流动资产,具有流通手段的功能,并将逐渐被大众接受为数字经济领域的价值尺度。数字货币不仅具有货币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解决传统金融领域的许多问题。
首先,数字货币是价值的数字表达,与货币理论中的“记账单位”相对应。区块链上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所有交易记录都是可篡改和可追溯的,数字货币是分布式账本的记账单位。这种分布式账本对反洗钱有很大的好处。国际反洗钱的难点之一是各国不会完全共享白名单和黑名单,而区块链信息共享和可追溯性的特点有利于国际反洗钱的发展。
第二,数字稳定币的价值相对稳定,具有成为储值工具的潜力。像天秤座这样稳定币的价值是由实物资产支撑的。天秤座选择锚定一篮子货币,并与几种主流货币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天秤座的稳定性。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其稳定性不言而喻。央行数字货币的不断深化也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数字货币具有流动性,可以发挥“支付工具”的作用。从理论上讲,数字货币以高科技为支点,可以降低货币流通成本,提高货币安全性。它在跨境支付中具有天然的效率优势。从汇率角度看,如果交易双方采用同一种数字货币,就不必担心汇率波动对货币价值的影响。以支付效率为例,Libra每秒可支持1000笔交易,交易确认时间为10秒。与今天的跨境支付相比,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了大量的跨境支付费用。
02优化支付端提高财务效率
如果说数字货币是数字金融的血液,那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系统就是数字金融的血管,支付系统的完善可以保证金融系统的高效运行。传统的支付系统依靠中心化方案实现价值转移,依靠清算中心实现银行间的数据交互。中介机构多,环节复杂,结算成本高,效率低,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高。借助区块链技术,公开透明的特性可以减少这种重复对账行为,降低信用风险。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善跨境支付领域的支付体系。
当前,“跨境支付分支机构越来越丰富,主干却越来越陈旧”。跨境支付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参与主体之间的标准不统一,缺乏一个具有较强信任度的中心主体。有必要借助swift或第三方组织等一般协议以条款形式建立资金池,以解决跨境信托问题,但前者成本高、效率低,而后者与现有银行账户体系的整合程度较低。其次,跨境支付往往涉及多种**货币。面对汇率的实时变化,对系统信息更新效率的要求很高。**,由于跨境支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监管部门高度关注,对其监管合规性要求很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对跨境支付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高成本、低效率的跨境支付模式稍显滞后。加快金融创新,完善跨境支付体系刻不容缓。
不断增长的跨境支付需求与传统跨境支付业务发展困境之间的矛盾,形成了跨境支付金融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而具有去中心化和去信用双重标签的区块链技术为跨境支付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首先,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支付省略了大量中间环节。一方面,它提高了效率。与传统的3-5天电汇周期相比,区块链支付可以长时间达到二级水平。另一方面,避免了重复授信和验证带来的额外成本,大大降低了交易中介费,如通过ripple支付网络,任何货币都可以在几秒钟内转账,交易成本几乎为零;其次,加密数字货币的引入可以有效规避银行即期外汇交易中由于不同**货币的介入而产生的Hurst风险;第三,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弱中心化更有利于形成跨境支付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相对平等,这是一种更符合“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技术解决方案,对受威胁和被排除在swif体系之外的国家具有深远的意义;**,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和不易篡改的特点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和欺诈风险,也有助于在反洗钱和反恐领域开展监管。
03使供需双方能够弥补金融弱势
数字金融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普惠金融,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能局限于抽象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的最终发展方向应该是从虚拟到现实,实现实体经济。从金融实践的角度来看,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的信用只能向上或向下辐射一个层次。供应链过长、参与企业过多、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因素影响了信用的有效传递。供应商和经销商离核心企业越远,中小企业越需要融资。
由于对信用风险的考虑,小微企业融资难度高于核心企业。由于企业信息披露不完整、管理体制不完善,小微企业融资难,难以持续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挤压,实际上反映了金融供给结构与金融有效需求结构的失衡,影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限制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金融业的短板。
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普惠金融和小微金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打通供应链,保证资金流向长尾中小企业,从而帮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首先,区块链的加密解决方案可以共享数据的使用价值,不泄露数据隐私,从而丰富金融机构用于风险控制的数据,帮助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好地建立风险画像和风险评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其次,区块链信息不易篡改和可追溯,可以实现信用在供应链金融等金融领域的多层次渗透和辐射效应。通过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凭证,核心企业的信用可以多层次渗透,辐射到二、三级供应商和经销商,帮助他们融资。这些距离核心企业相对较远的供应链企业,大多是传统金融中面临较多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此外,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探索金融创新,开发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比如在跨境贸易融资方面,通过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帮助金融机构识别融资风险,帮助优质小微企业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从而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和便利性。
04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随着金融活动与数字技术的不断交织和兼容,金融业务的边界不断扩大,金融风险逐渐呈现出范围广、隐蔽性强的特点。一些投机者一直希望摆脱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而一些新业务在法律定义上又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难以直接纳入现有的监管框架,传统的监管框架需要更新和迭代。借助区块链技术等科技手段,推动监管科技创新,提高监管效率,为数字金融的发展营造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推动金融与科技进一步融合创新,深度助力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风险管理是金融体系顺利运行的基础。只有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体系才能崩溃。风险管理和监督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监控和风险防范。在风险识别领域,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依赖于风险模的辅助。定量模最重要的是其数据的真实性和多样性。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只需要获取关键,就可以获取所需的数据源,打通数据库,增加数据的宽度和广度,有助于提高风险模的准确性;在风险监控领域,传统的监管局限于监管的有效性。面对海量数据,无法实现实时监控。在大多数情况下,制定新的制度是为了弥补金融风险发生后的漏洞。区块链上的数据实时更新,其他节点可以实时获取**数据,每笔交易都可以追溯,监管部门无需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追溯和验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在风险防范领域,区块链技术与监管的融合可以打破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局面。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获取海量数据。区块链技术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通过对风险模的识别和分析,发现可疑点,建立智能化的合同自动执行预警系统,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从微观层面看,区块链技术有利于风险管理,从而有助于监管有效性的提高。然而,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监管背道而驰。一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相应的配套监管制度和**的货币制度设计。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需要各国之间的监管协调。数字货币作为一个未知的新变量,使得各国的监管环境更加复杂。它的去中心化直接挑战了传统的集权体制,颠覆了信用创造的中介方式。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基于传统的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监管理论和原则,难以有效应对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支持下数字金融的挑战与趋势
尽管区块链技术使监管的效率有所提高,但从区块链技术衍生出来的一些金融创新给金融监管增加了难度。一方面,在设计之初,现行的监管体系没有考虑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由于债务不清、逃税、洗钱等风险,比特币资产的匿名性容易滋生实物资产的转移,各国的利益诉求不一致,数字货币的监管标准参差不齐。监管套利事件可能出现,这将导致更多问题。如何调整规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ICO等金融创新频繁,监管不足可能滋生风险温床,监管过于严格会导致金融抑制,因此对新生事物的监管是个大问题。数字货币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始终处于博弈状态。总的来说,金融监管滞后。在这个空白期,可能会出现很多违法现象。
在ICO频频混乱的影响下,通正逐渐被污名化。但发行通证的初衷是实现价值凭证的数字化,以更好地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过渡,而不是成为炒作的工具。为了回归本意,业界需要看到通正更多的价值来正名,比如降低流通成本,拓展商业空间以提供信用支持,可以预期基于代币的价值互联网会像信息互联网一样逐渐有序地铺开,实现数字金融。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侧重于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而不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全面颠覆。一方面,全球监管机构非常谨慎,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变化是不可逆转和不确定的,目前无法估计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有不同的视角,他们的探索尝试是渐进的、局部的。
区块链技术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场景。例如,可以设想两种情况。一是中央在大湾区规划中写下,要推进跨境融资。监管部门要求投资者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KYC,以便开立投资账户。疫情下,由于两地实行隔离政策,双方投资者来回办理相关手续需要20多天。如果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其他银行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KYC信息共享,从而解决这一不便。二是国家要努力做到碳中和,实现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地碳排放市场规则不一致、企业信息不透明等。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企业碳排放数据、碳交易配额、碳交易奖惩信息等链接起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从而推动碳中和进程。
由此可见,区块链技术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局部场景。如果这些局部的实际改进慢慢进行,市场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确实改变了现有体系的效率,让更多的实体经济受益,从局部的改进中积累,最终相互融合,这将对整个传统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以预见,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金融的过程中,各行各业的人都会主动接触和学习区块链技术,这与早期不同,主要涉及技术人员。在后期,更多的金融行业可能会主动拥抱区块链技术,从而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场景的更多融合,实现更加实用的商业模式,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带动的金融数字化转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文章标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对数字金融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288266.html
更新时间:2021年06月22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