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学文,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6月22日在清华五道口2021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金融科技在金融基础设施、数字货币、财富管理、新支付、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金融、金融监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为未来高质量金融发展奠定基础。未来,金融技术将呈现普惠金融由理想向现实转变、替代高人工成本业务等七大新的发展趋势。
霍学文说:“金融业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稳定锚’的作用,金融科技成为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金融科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创新的新技术、不断扩张的新景象、不断融合的新业务。其中,监管技术重塑了金融安全新格局,信贷技术孕育了普惠金融新土壤,保险技术为民生提供了新保障,风控技术实现了金融业的新升级。
霍学文也坦言,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实现所有金融活动都有牌照,如何利用金融科技防止监管盲点和监管套利,如何利用金融技术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如何利用金融技术做好国际协同监管,而如何利用金融技术推动金融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金融技术做好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风险处置。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霍学文认为,金融科技要坚持本意,以服务公众、服务实体、服务监管为己任;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行为来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形成包容开放、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针对下一步的发展,霍学文表示,金融技术将有七个新趋势:一是金融技术的发展将始终突破边缘;第二,金融技术将首先取代劳动力成本高的企业;第三,金融技术将使普惠金融从理想走向现实;第四,金融技术将使金融监管不断面临均衡选择;第五,金融监管越来越需要加强监管技术。第六,智能监管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六,智能监管需要强大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以下是演讲稿
很高兴出席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每一届都是嘉宾云集,精彩纷呈,硕果累累,为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面对疫情和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形势,金融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但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以首都金融业为例,2020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将达到7188亿元,同比增长5.4%,高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4.2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8%;全市金融业总资产达到16157万亿元,同比增长7.7%。可以说,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稳锚”作用,金融科技成为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结合北京的实践,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思考。
1、 金融科技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技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趋势、不断创新的新技术、不断扩张的新景象和不断融合的新业务。ICT技术(it(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业务与服务的结合与融合)为金融在线管理、移动办公、非接触式服务、智能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金融产品的数字化进程,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中的作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库、网络身份认证等底层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金融服务流程大大缩短,业务协同效率显著提高,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监管沙箱”试点稳步推进,金融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基础设施、数字货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财富管理、新支付、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监管等领域,为未来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奠定了基础。
监管技术重塑金融安全新格局。金融科技时代,金融服务渠道网络化、形式数字化、场景多样化、金融业务产品虚拟化、边界模糊化,打破了传统金融风险传导的时空限制,这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地方财政工作也面临着复杂的财政风险形势。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推动相关机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我们设计开发的“烟雾指数”在风险监测中继续发挥“千里眼”的作用;针对预付款资金监管平台已经上线测试的情况,采用区块链证书存管和时间戳技术,为参与预付款资金存管的用户、平台、银行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规范化监管支持。
信贷技术孕育了普惠金融的新土壤。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和市场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慢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商业环境下信贷融资的可获得性。推广北京市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汇集政务、市场、司法等数据,依托国内**独立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系统“长安链”,建设“ekyc”企业金融电子身份信息认证系统(企业金融身份证),构建涵盖贷款、投资、保险、担保、信用、信用、信用等多元化、多层次的体系,不良资产处置全方位、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聚集了银行、投资机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344家金融机构,企业3.8万家,债务融资1270亿元,股权融资84亿元,信贷392亿元,贷款259亿元。
保险科技为民生提供了新的保障。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多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基因诊疗等技术,我国保险业在保险客户获取、客户支持、产品设计与定价、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升级,理赔等方面,还进行了全面数字化升级,对寿险、养老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等全行业进行了重塑。可见,在车险承保业务中,RPA技术(robot process automation)带来了承保流程自动化,车联网信息共享促进了承保风险控制模式的转变,隐私计算和区块链技术为数据的“可用与不可见”共享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机制;在医保理赔方面,基于“大数据+AI”的智能承保、智能风控和智能理赔日趋成熟,基于可穿戴设备和区块链的智能理赔进一步优化了风控流程。
风险控制技术使金融业得以改善。风险控制是金融业的生命线。通过运用科技手段优化风险控制流程,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处置协调,风险控制技术的大发展为金融机构有效管理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不规范、流动性差、收益不确定、处置周期长、法律成本高、跨地区处置难度大等老问题,以及不良资产规模扩大等新问题,疫情爆发后,可能出现资产结构的转变,处置难度的加大,可能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风险控制技术,通过对债务人的准确画像来提高处置的准确性,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技术来提高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公平性,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多维数据来实现案件的批量处理。
2、 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中的问题、风险与挑战
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和fintech发展计划(2019-2021)的相关定义,fintech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以提高金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金融技术源于科学技术,属于金融学。它的本质是金融。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变革性”,体现在原有技术升级路径、企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市场格局的变化上。金融市场既有合理的金融需求,也有不合理的金融需求。当技术创新没有带来制度创新时,技术创新可能会刺激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机制在理念、有效性、及时性和包容性等方面带来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一: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持证经营所有金融活动?
问题二:如何利用金融技术防范监管空白、监管盲点和监管套利?
问题三:如何运用金融技术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
问题四:如何利用金融技术做好国际协同监管?
问题五:如何利用金融技术做好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风险处置工作?
要回答这些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认为有些答案应该是共识。从我们的实践中,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共识:
一是坚持初衷。金融科技应以服务公众、服务实体、服务监管为己任。在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框架下,不断创新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和监管技术,将科技应用内化为金融核心竞争力,外化为“无处不在、一丝不苟”的金融服务。只有这样,创新成果才能更有生命力。
二是善用善举。如果金融技术运用得当,将成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利器”。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成为引发金融风险甚至社会风险的“杀手”。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金融技术的技术标准、业务规则和安全防线,增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是开放共赢。现代金融需要“联通”,也必须“联通”。只有充分对接,金融与科技、金融与民生、金融与实体、金融生态与外部生态、国内生态与国际生态才能共同成长,生态边界才能逐步融合,才能形成包容、开放、和谐的发展新格局,真正形成互利共赢。
3、 论金融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金融技术将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金融科技的发展始终是边缘的突破。然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人力资源和制度的难题、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方向都从边缘向中心侵蚀。
趋势二:金融科技率先取代高人工成本业务。而不是不情愿、高成本、简单重复的工作,从量变到质变。
趋势三:金融技术将普惠金融从理想转向现实。
趋势四:金融科技使金融监管不断面临均衡选择。没有监督就有风险,没有创新就难以服务。
趋势五:金融监管日益需要加强监管技术。金融监管有多严格?法律法规跟不上技术创新;法律法规的覆盖面总是不完整的。我们应该依靠什么来覆盖空白点、模糊边界和无人区。
趋势六:智能监管是未来趋势。如何比技术创新更聪明?我们需要更具前瞻性的智能金融监管设计。
趋势七:智能监管需要强大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既要防止黑天鹅,又要防止灰犀牛,还要防止连锁反应。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金融风险监测和处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一趋势已经到来。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金融科技一定会规范发展,实现金融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您!
文章标题:霍学文:金融科技将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269318.html
更新时间:2021年05月30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