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币圈”亟待监管“画圈”|人的锐利视野
作者:韩欣
从去年开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不断被炒作,价格大起大落,引起投资者感叹和围观者感叹。近日,有媒体对虚拟货币市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比特币“矿”打着“数据中心”、“挖矿”的幌子疯狂销售狗肉,导致用电量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人铤而走险,绕开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进行投机**易,积累了巨大的投资风险。从上游“挖矿”到下游交易,“币圈”急需在监管上“画圈”;
自比特币问世以来,其价格的波动引起了金融界的关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也逐渐走出了这个圈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虚拟货币作为资本市场上一种新的投资标的,引发了资本竞争。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理性投资,很容易诱发一些投资者为了快速赚钱而冲上去,最终沦为“割韭菜”。
关于虚拟货币及其使用,有关部门早有认识。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联合发布通知称,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仅不能在市场上使用,公民的相关投资和交易也不受法律保护。2017年,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开展专项整治。不久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再次联合发布公告,明确指出相关机构不得利用虚拟货币为产品和服务定价,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有关部门的反复批示和告诫,是为了帮助投资者认清虚拟货币投机背后的高风险,防止羊群效应下的盲从和草率。要加强对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的监管,严厉打击比特币的采掘交易活动,坚决防止个别风险向社会领域传导。应该说,这样的态度,对于处理虚拟货币交易的投机行为是一贯的、明确的、坚决的;
相关部门对虚拟货币投机行为采取多管齐下的零容忍态度,并非没有道理。近年来,尽管在政策重拳出击下,我国第一代代币发行几乎被淘汰,但在巨大利益驱动下,仍难以被取缔。部分平台将交易转移到海外平台,但分销和宣传的主战场仍在中国,并试图绕过国内金融机构对充值交易的风险控制;一些没有物质支持和应用价值的“空币”号称有很大的“钱”前景,但实际上无法兑现;有的甚至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发行所谓的“虚拟货币”和“数字资产”,吸纳资金,进行非法集资和传销诈骗,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经济风险。整治虚拟货币,不仅要为投资者“敲响警钟”,还要切断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参与虚拟货币市场交易的渠道,从源头上扑灭相关机构助推虚拟货币的“虚火”;
如果不能容忍虚拟货币投机,就没有机会了。整顿虚拟货币,既要有章可循,又要铁腕执法。要发现和制止涉嫌“挖矿”的企业。同时,要全面落实政策,引导股份制企业有序退出;要发现、查处非法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的机构,不断加大整治的震慑力度,消除部分平台的观望心理和侥幸心理。需要指出的是,虚拟货币绝不是“一资万利”的投资产品。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广大群众也要增强风险意识,甚至积极参与整改;
近日,内蒙古为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搭建了报表平台。公众可举报四类参与者,包括虚拟货币“挖矿”企业和为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提供场地租赁服务的企业。相信只要监管部门、相关平台和广大投资者共同努力,控制和控制虚拟货币的投机行为,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保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文章标题:人民日报:“币圈”需要监管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267588.html
更新时间:2021年05月27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