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立辉在人民网主持直播,带来了题为“数字货币:全球货币体系可能重建”的份额。在直播中,他详细讲解了数字货币的分类、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回答了网友感兴趣的问题。
让我们与大家分享直播的精髓。
李立辉认为,采用数字技术的货币形式可以称为数字货币,可以分为法定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和可信机构的数字货币。
1、 法定数字货币
具有合法地位、国家**认可和发行责任的数字货币,构成法定数字货币,即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多国央行宣布最早于2015年和2016年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合法数字货币的优势:
一。它可以节省现金流成本。
2。它可以强化支付系统的公共属性,促进普惠金融和合法数字货币的发展,为公众提供高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支付工具。
3它可以为数字资产交易提供端到端可靠的支付工具。
四。它可以强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合法数字货币的风险与问题:
一。这可能削弱商业银行的初始信用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商业银行的成本。
2。可能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3在法定数字货币框架下,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控制权更为直接。
2、 数字货币
公共区块链社区的硬币或代币不仅成为虚拟社区中的价值标记和支付工具,还可以与法定货币进行交易形成交易价格,具有金融工具的属性。因此,将硬币或代币定义为“数字货币”可能更为合适。
号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
一是数字货币的生存土壤。“分权”结构的公链本质上属于自律的自组织、网络共识的治理机制和数字货币发行的激励机制,是参与者认可的等价物和支付工具。
二是数字货币的市场需求。数字货币交易可以是匿名的、跨境的、难以控制的。它不仅可以用于公链社区,还可以用于灰色和黑色交易。它可能成为资金非法流动和投机交易的工具。
第三,数字货币投机市场。例如,比特币巨鲸持有大量比特币,而比特币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有可能操纵市场,控制价格,让市场上的散户“削尖韭菜”,损失惨重。
第四,数字货币有造币成本。例如,目前比特币的成本约为3000-4000美元。
数字货币的经济缺陷在于缺乏足够的实物资产支持和信用背书,价值不稳定,投机行为严重。未来,如果数字货币所依托的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创新能够突破大规模应用的瓶颈,如果数字货币的运行机制更新能够解决价值稳定的问题,就有可能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支付场景。
3、 可信机构数字货币
李立辉将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可信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称为可信机构的数字货币。为了“值得信赖”,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获得公共信托机构的信用背书;
·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
·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
·提供可审计金融资产支持;
·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目前,获得发行数字货币行政许可的金融机构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瑞银(UBS)等跨国银行。
李立辉认为;2.0条白皮书标志着Libra在满足政治要求和适应金融监管规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可能的影响如下:
号
第一,加强美元的货币霸权。Libra将增加一种新数字货币,即锚定单一合法数字货币,如美元、欧元、英镑等,同时发行全球数字货币Libra。事实上,天秤座将成为美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推进美元货币霸权的工具。
二是强化财务合规标准。Libra声称它在未来将不再采用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Libra承诺,将在全网范围内建立全面的金融合规和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反洗钱和反恐体系,遵守严格的制裁和防范非法活动标准,打击各类金融犯罪。
天秤座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超越国家**,霸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超级**数字货币可能从根本上重建全球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一是可能影响**货币地位;二是可能重塑货币霸权地位;三是可能形成跨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四是可能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李立辉判断,数字货币有可能重构金融模式和货币体系。为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数字货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因此,基于数字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加快数字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数字信托机制,制定数字货币发行、数字金融市场监管、数字货币信托监管等数字金融体系机构和数字货币监管。
第二,未来数字货币将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中国主导全球数字货币发行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密切关注数字金融技术国家标准的研发,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数字金融监管共识,建立统一的数字金融国际监管标准。我们要积极参与,争取国家的声音。
文章标题:“数字货币:全球货币体系可能重建”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立辉现场直播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22123.html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01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