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池跑路,币跌矿塌,团队信息被指造假,项目方失误酿出砸盘惨剧……近期,形形**的DeFi项目乱象轮番在Heco和BSC上演。
用户「受伤」之时,两条由交易所发起的公链也备受指责,火力点中心化在「交易所为什么不审查上链项目?」这个问题如果换成「V神为什么不审查以太坊上的项目」,恐怕会贻笑大方。而当公链前面冠上了「交易所」这个身份,指责正在舆论场中滑向合理化。
有去中心化共识信仰教育的用户认为,投资者不应该将「土狗」项目的恶行归责于公链网络的开发者,因为他们只应为链的安全运行负责,原则上不能、实际上也无法管控什么样的应用能来链上部署。
那些不愿用公链的标准去评估BSC和Heco的人,将这两条链本身不够去中心化作为攻击的矛,直指这两条链分属币安和火币,认为两家交易所应尽项目审查之责。中心化交易所上币的思维成为了一些人审视交易所公链的视角。
行业里喜欢拿交易所公链和以太坊作比,技术指标的差异其实不是根本。双方本质的不同是生态的基因。以太坊生态是一群逐渐接受了去中心化治理训练的人构建而成,这一过程用了6年时间。而刚刚诞生不久的BSC和Heco链上,汇集着习惯了中心化交易的币圈用户。
「土狗」带来的信任危机或许并非坏事,对于交易所公链而言,如何在向完全去中心化过渡的过程中逐渐铺就社区治理之路,才是长远之计,一些建议和探索正在展开。
「土狗」割走交易所公链信任度
不到一周时间内,两起存在主动作恶嫌疑的项目先后出现在BSC和Heco链上。
3月4日,币安智能链BSC上的项目Meerkat Finance自称遭黑客攻击,损失高达3150万美元。该项目从上线到暴雷仅用时15个小时。
此后,区块链安全机构打脸Meerkat Finance,发现该项目的金库合约系可修改的**合约,存在自留后门的问题。该项目后来在官网上以1万美元出售域名的行为,更是放大了「圈钱跑路」的嫌疑。
事发后,受损用户表示,已经向币安反馈,并要求封锁项目方的地址。还有人报了警。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也答复称,BSC的安全团队正在跟进,已经联系了多家安全审计机构。
峰回路转的是,Meerkat Finance又出现了,狡称邀请黑客攻击来帮用户认识智能合约的风险。措辞滑稽,令人难以取信。最终,在币安给对方施加的压力之下,项目方归还了大部分资金。
BSC这边刚了结棘手「土狗」,Heco那边又起风波。3月10日,Heco链上项目HSO在进行IDO(**DeFi挖矿发行)后,官方网站和用户活跃的电报群均无法打开, 卷走了3万枚HT,价值50万美元。
事发后,火币出面表示,已经进行风控,在紧急联系项目方,用户的资产不会丢失。
今年以来,问题项目频繁出现在BSC和Heco链上,被用户斥为割一波就走的「土狗」。这样的项目去年下半年曾大规模出现在以太坊上,那时正值DeFi因流动性挖矿模式而火爆市场。如今,BSC和Heco链上高收益的DeFi应用吸引用户的同时,也招来了「土狗」。
BSC链上多发项目卷资跑路事件,Popcornswap卷走近48000个BNB,近期Zap Finance、Tin Finance、SharkYield均跑路,其中SharkYield疑似卷走了6000个BNB。
Heco链上更为中心化的是项目「塌矿」问题,最近出现的MFD、TLO、Book、HBO等项目代币的归零,均系抛砸式塌矿,有的是项目方存在预挖或超卖的不良行为,也有HBO这种因乌龙指错将项目代币转到LP挖矿池导致的。
币圈老玩家、浸淫DeFi领域大半年的币圈KOL「超级君」解释,「矿塌了」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用户质押资产挖出的项目币出现了抛售,矿就会塌;另一个表现是用户资金进来了,项目币价格没有相应的上涨,甚至只是持平,收益率大幅下降,比如从*降到了10%,也意味着塌矿。
不考虑项目方主动作恶比如增发或恶意抛售的情况,「超级君」认为,塌矿的本质是这个DeFi应用及产出的代币没有受到市场认可,「很多DeFi项目有很大的泡沫,它只是为了挖矿而挖矿的;或者项目有一点价值,有一点需求,但是短时间内这个价值没有得到发现,矿也一样会塌掉。」
无论是项目方卷池跑路或增发抛砸这类主动作恶,还是项目被攻击、团队误操作导致的资产损失,搁在以太坊上,都会被归咎为项目责任,用户攻讦的对象都是「土狗」。而轮到BSC和Heco时,责任正在被指向币安和火币这两家交易所。
「BSC上土狗多,币安也不管管」、「火币再不解决土狗问题,Heco就得玩完」……去翻翻社交平台不难发现,近期一旦BSC和Heco链上被揭发出「土狗」,币安和火币都会遭遇舆论炙烤。
「超级君」认为,一些用户模糊了交易所跟交易所公链的概念,「在交易所公链上,黑客盗了币或者是土狗跑路,这个是交易所不可控的,它没办法去负这个责任。现在,交易所公链上有很多跨链工具,直接可以从交易所公链跨到其他链,比如说跨到以太坊,公链网络可以客观地显示资产路径,但它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冻结可疑资产,如果有了这种权力和能力,链将不再是公链,公信力会受损。」
模糊交易所和交易所公链的概念,用户似乎找到了一个能承担他们损失的责任主体,客观上也会将DeFi、公链扭送到一个不符合区块链规则的境地。
难以平衡的项目端和用户端
中本聪用比特币网络奠定了区块链的基本原则,创造出一个无需许可、透明又匿名、可自由出入的去中心化价值流通网络,他希望人类的财富能由自己的私钥掌控,不要将此权利让渡给他方。
**自主财权的另一面是人们在掌控和支配财务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比如资产存储得安不安全,比如会面对诈骗和小偷,比如用资产投资时潜在的亏损。
以太坊遵循比特币的原则,用6年时间铺垫并继续铺垫着一条去中心化生态该走的路线。交易所公链受累于「土狗」时,应该被迫打破公链的行规吗?
面对「土狗」上链,干预还是不干预,对公链来说,根本是个伪命题,对交易所而言却是一个现实困境。
Heco和BSC由于有交易所研发力量的存在,成了公链市场上的异类,它们既具备开放的、无需审查的公链网络属性,也因目前节点尚不独立、治理不够去中心化而饱受争议。
这个「不够去中心化」正影响着交易所公链连接的两大群体——应用开发者和用户,这两者是生态的主要构成群体。
对于追求抗审查的DApp开发者而言,他们不希望被链掌控信息,无论是开发者的还是应用使用者的;而对于从中心化交易所转到链上的用户而言,他们不希望遇到作恶的项目,想安全地赚钱,假如遇到了不怀好意的项目,交易所**像过去那样出面兜底。
劣币侵害到生态时会让生态里的每个角色都受损,已经有这种苗头了。「我们的项目在开发中,也在合计要上那条链,要是链的生态污浊,用户进场就会有犹豫。」一名DeFi开发者表示。
于是,作为链的开发者,中心化交易所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应用方和用户的利益,谁都不能伤害。假如为保护用户而审查项目,无法取信开发者,应用市场可能会萎缩,用户无处可去,生态无从谈起;不审查项目,无法预测的「土狗」如同不定时**,时不时出来伤害用户,资金恐慌溃散,链上生态依然会被破坏。
「土狗」项目轮番光顾BSC和Heco时,两条链的交易频次在下降,BSC链的日交易数从2月19日的322万余次峰值下降至最近的261万余次,Heco从2月18日高峰期时的379万余次下降至262万余次,这意味着链上交易的活性在降低。
与此同时,链上锁仓总价值(TVL)也进入了增长瓶颈期,截至3月11日,Defistation数据显示,BSC链上TVL为114.28亿美元,接近2月21日的**峰114.88亿美元,一个月内没有大幅的突破。Defibox数据显示,Heco 同日的TVL为62亿美元,24小时内还下降了0.07%,一个月内也没有出现新高。
无论是Heco还是BSC,目前尚未出现因「土狗」作恶而改变链的正常出块,尽管各自链上的节点还没有那么独立,两条链仍死守着「code is law」这条区块链开发者的基本底线,也是基于公链构建者的准则,各自都公开坚持无法干预哪些项目能否上链,以此保持治理理念上的非中心化。
用户的恐慌又不能不去理会,更拧巴的一幕便出现了。
币安多次帮助BSC上的用户向「土狗」追资,火币跳出来声明某卷款项目跑不了。从中心化交易所保护用户资产的初衷出发,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也无形中加深了外界对「链属于交易所」的观感,而BSC和Heco又极其想摆脱这种认知。
谁来驱逐「土狗」?
理论上来说,公链至少要具备比特币网络的基本特征,它应该由非中心化的、足够去中心化的节点来支撑,依靠奖励机制保证网络安全、平稳地运行,它面向所有人开放,不审查用户身份,允许使用者自由地出入这条「公路」。
目前的BSC和Heco,符合这些特征的一部分,比如开放,比如无需审核,但为了弥补以太坊网络的低效和高使用成本,它们在网络共识上采用了21个节点出块,暂时让渡了足够的去中心化,以保证安全、快速、低成本。
效果也是明显的,两条链先后推出,都快速地吸引了应用上链,满足了上一波错过以太坊DeFi红利期的用户挖矿需求,不到半年,两条链都超量完成了以太坊的过去3年在DeFi领域的积累。
加速度的刺激因素,也不仅仅因交易所公链降低了DeFi的使用门槛,还在于交易所资源、流量、品牌影响力的加持。两条链都有相应交易所发起的生态基金扶持,投入上亿来挖矿开发者和应用资源;交易所本身的流量也在从中心化的市场中向链上交易转移。
这是一种「中心化力量办大事」的发展路径。从交易所立场看,拓展了业务边界;从行业大环境看,也扩大了DeFi 的市场规模,给了应用和用户更多选择。
但也埋下了隐患,交易所公链生态是交易所这样的商业主体先行利用自身力量推动的,这是交易所公链与以太坊的本质不同。
后者在6年的发展中才逐渐培育出一个去中心化的生态,其中的应用和用户被生态社区教育了开源、去中心、无审查,也在市场的教育中认识到,协议有漏洞会被攻击,高收益存在着风险,这样的教育一直在进行中。
2017年到2019年,以太坊上滋生的ICO项目从疯狂到一地鸡毛,让无数的币圈用户切身尝试了什么叫画饼、泡沫、骗局。哪怕是2020年DeFi疯狂时,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公开斥责骗子项目「离开,不要污染以太坊生态」,但仍然无法让「土狗」在以太坊网络绝迹。
驱逐「土狗」真的只能归责于公链的开发者乃至交易所吗?
在上述DeFi应用开发者看来,这是公链社区治理的系统工程,哪怕是以太坊也在探索,「他们的社区有合约漏洞赏金计划,鼓励任何人发现漏洞,以奖励的方式预防潜在的风险,我觉得交易所公链社区可以考虑。」
一个案例已经体现了「群众的力量」。3月初,一个名为AVAT的项目宣称要上Heco链,但有用户发现,该项目白皮书里的团队成员照片扒自网络图片。AVAT将此解释为失误。又有用户举报,有人在该项目的电报群中冒充火币联合创始人杜均在推广项目,杜均出面辟谣。
这个项目的上线时间一拖再拖,终究还是部署在了Heco链上。但由于项目方信用尽失,哪怕在官网上亮明「项目通过安全审计且全部开源」,挖矿池中的质押资产也寥寥无几,一向被用户视作「白嫖」的单币挖矿USDT池也无人问津,该项目币没有被一家CEX平台上线。
这是一次偶发的驱逐劣币事件,也给公链社区整治「土狗」留下的些许空间。
每一次来自数据机构、媒体、KOL、投资者的忠告事实上也是在驱逐劣币,比如那些关于不要冲着LP池高收益就去冲头矿的提示,又或者是发现风险问题的前置提醒。
一站式DeFi门户网站Defibox就曾对几个风险项目做过率先提示。在MFD砸盘前夜,Defibox指出项目存在预挖。次日凌晨就发生了项目方与大户地址的抛售式砸盘现象。此外,一些虚假宣传、冒用审计的项目也被Defibox挂在官网上醒目的热点日历板块,以此提醒投资者。
还有一些建议也需要释放。超级君认为,交易所公链可以在风控方面做得更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宽进严出』,比如说在机制上可以利用节点等等,做到比以太坊上更安全。」
有用户向Heco谏言,交易所不能查扣链上的资金,但可以发起成立多方参与的安全委员会,「可以有交易所、媒体、安审机构以及活跃用户或KOL,共同评价项目,有统一的渠道来展示风险程度。」对此,Heco开发团队表示,他们已经在探索治理方式,也会接受用户的建议,综合评估可行性。
「联合合作伙伴抵抗制恶性项目」的公告已经出现在Heco的官网上,官方表态,会要求生态项目代码开源,部署治理合约添加时间锁,用社区治理约束作恶项目。对于那些声明审计、重新初始化、资产管理权限过大的项目,Heco及各个合作伙伴都不会给予支持,并进行联合**。
这次「土狗」带来的信任危机或许并非坏事,对于刚刚出生不久的交易所公链而言,在向完全去中心化过渡的过程中,探索社区治理之路的脚步是时候迈开了。
文章标题:DeFi乱象轮番上演,交易所公链如何冲破「土狗」困局?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209404.html
更新时间:2021年06月12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