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可能趋向于金融机构的估值。访谈对象: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访谈/作者:徐爽
“即使拥有强大的技术核心,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业务过程中仍然需要资金、流动性、杠杆率等一系列要求。未来,在功能监管的理念下,金融科技的估值可能会参考金融机构的估值模式。”。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万象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梅森学者邹传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邹传伟
谢传平教授与导师邹平在《2012年金融模研究》一文**同撰写。他指出,可能还有第三种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金融融资模式,即“互联网金融模式”。文章还提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监管形式将主要是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谢平教授和邹传伟教授也因这篇论文获得了首届“孙逸芳金融创新奖”。
如今,金融科技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进入IPO快车道。邹传伟坦言,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已经超出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想象。
那么,金融科技的模式发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中国金融科技未来监管方向将重点关注哪些问题?金融科技公司的未来估值会怎样?“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如何?邹传伟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详细回答了上述问题。
金融创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南都:您认为,结合国际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十四五”期间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如何?
邹传伟:从顶层规划来看,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金融技术在金融转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普惠性金融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规划还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总体而言,国家政策继续鼓励金融科技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创新发展和应用。
中国紧跟国际潮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维护消费者数据**。今年4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市场化配置体制和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列为新的经济要素。今年7月和10月,全国人大发布了《数据安全法(草案)》和《个人信息保**(草案)》。各项措施将促进以大数据为手段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的金融技术生态。
在监管方面,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职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消除监管套利,发展监管技术,促进金融技术发展,促进金融普惠,保护金融权益消费者。标志性事件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11月发布《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草案)》。文件指出,加强和完善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监管,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次,保监会和央行发布的《网上****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也体现了监管方向由制度监管转向职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的思路。根据很高法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保护的上限为15.4%,不高于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其他调整也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多保障。
此外,“监管沙箱”试点运行和监管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促进了金融技术创新与金融监管发展的良性互动,提高了金融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金融科技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南都:与2012年撰写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相比,您预计互联网金融模式会有哪些变化?你现在有什么新想法?
邹传伟:市场的发展和创新的力量确实超出了我们当时学术研究的想象。
2015年前,在金融技术、移动支付、在线贷款(大数据和征信)、股权众筹、数字普惠金融等领域备受关注。以借贷俱乐部为代表的P2P平台和以KickStarter为代表的众筹平台等小科技公司是****的。2015年以后,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数据元素、隐私保护、监管技术等越来越受到关注。大科技介入金融业务已成为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的一个特殊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P2P网络借贷业务都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随着数字货币和央行稳定币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相关领域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金融科技融合了金融发展和技术演进的逻辑,使得新的业务形态和模式层出不穷,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南都:那么,您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邹传伟:如何应对各种新业态的成败?对我来说,这是2012年以来的新想法之一。
笔者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从基本概念入手,更好地把握金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例如,如何理解金融活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如何配置数据元的市场,数据元如何影响金融风险评估和定价。中国证券技术局副局长徐先生将出版一本关于中国金融市场研究趋势的新书。
从制度监督到职能监督和行为监督
南都:在金融技术从“野蛮增长”到“专项整治”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常说“监管滞后于市场”。我们如何理解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中国金融科技未来监管方向将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邹传伟:对中国来说,如果没有监管的引导和约束,金融创新很可能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比如,早期P2P网上贷款业务的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遏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在央行实施第三方支付牌照监管、“断开直连”等一系列措施下,第三方支付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千家万户。我认为,金融技术创新的监管应该尽早进行。不提倡“从容不迫,循序渐进,赚钱后追求稳定”。我们不能坐等相关风险从“小到不值得关注”到“大到不能忽视”,甚至“大到不能倒”。
实际上,金融监管的核心是促进金融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首先要强调特许经营。二是在金融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的背景下,监管方向应从制度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根据业务性质、风险状况等要素进行监管。第三,完善监管理念和方法,使金融技术监管具有针对性,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四是实施竞争监管。特别是对于大金融科技机构,是否存在通过垄断手段挤压中小金融机构、是否公平对待用户等监管重点。
另外,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数据隐私权监管也将成为新的思路和新的考验。金融消费者个人数据在何处使用、如何防止非法获取用户数据等新问题值得深思。
南都:从2019年开始,业内不断有声音表示,中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基本明确,产业爆炸点已近。如果从产业周期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阶段是什么?
邹传伟:中国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方面并不落后,甚至领先于世界,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系列专利。
目前,区块链技术和产业仍主要由中国政府和大机构推动。如北京、江苏、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地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区块链发展。与此同时,许多政府实施了许多项目,为区块链公司提供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大企事业单位根据其应用场景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手术。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也提升了区块链的关注度。数字人民币之所以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是因为区块链技术难以支持14亿用户的使用。然而,数字人民币也吸收了很多区块链技术的关键特征。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大规模推广,相信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区块链的一些特点。
金融科技公司的经济逻辑不同于互联网技术公司
南都:目前资本市场处于“混合均衡”状态。你如何看待科技公司的高估值?2021年还是科技股的分红期吗
邹传伟:受疫情影响,大量业务板块上线,非接触交易理念成为重要利好因素;另一方面,放眼全球,对具有平台特色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监管有明显收紧趋势,措施也有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也在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
在金融技术方面,在国家监管规则的演进下,相关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中心将进行调整。事实证明,资本市场更关注金融科技公司的科技属性及其带来的高成长性。然而,即使拥有强大的技术核心,金融科技公司在经营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资金、流动性、杠杆率等一系列要求。其背后的经济逻辑与纯互联网技术公司截然不同。未来,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可能会趋向于金融机构。
南都:这几年,新经济企业的IPO已经回归A股市场。您认为对金融科技公司未来的IPO有何借鉴意义?
邹传伟:新经济企业回归A股市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从国内环境来看,疫情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同步。目前,我国已控制了新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呈现出经济复苏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量外资。同时,新经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也很高。二是外部环境。海外监管更加严格。例如,美国***加强了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控制。此外,在反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新经济公司IPO回归也呈现加速迹象。
南都:您认为科技金融企业拟IPO应注意哪些问题?
邹传伟: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有必要明确中国的监管规则在不断演变。首先,金融技术领域“从严监管”的形势日益严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让金融技术真正帮助普惠性金融发展,不要玩“钱生钱”的游戏;二是国家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包括注重数据隐私保护,防止债务陷阱,禁止鼓励消费者增加杠杆。
文章标题:专访邹传伟:金融技术要从制度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161124.html
更新时间:2020年12月08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这个也是未来的趋势
比特币最小的单位不是个,而是聪,1bitcoin=10^8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