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强调“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的重要性,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区块链以其独特的信任传递机制,逐渐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热点技术。有利于业务数据的可靠共享,加快参与者多方合作,实现监管渗透管理。它蕴含着加快中国数字转、刺激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力。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字所”)加强了区块链技术的基础研究和规范开发,并推动了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和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落地抢占先机优势,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为坚决打赢三大战役,我们对区块链可能引发的资产泡沫、恶意炒作、代币融资等衍生产品的金融风险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区块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几点建议。
区块链技术特点
区块链是一种新的分布式数据库,也称为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使用共识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使用密码学来确保数据和所有权的安全,并通过可编程脚本代码实现数据协同计算。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优势
一是商业数据的可信度。与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库不同,区块链引入了“人人记账”的概念,即每个参与者都有权记账,保存**的账簿和所有历史记录。这种高度冗余的数据存储方式可以提高非信任主体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实现账簿数据的非篡改和全程跟踪,促进多方信息共享和协同操作。在实际业务中,通过业务数据链,可以实现纸质文档的电子化和电子信息的可信性,降低多智能体之间不信任的摩擦成本,解决传统业务模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验证单据真实性的问题票据,也便于金融机构实施风险控制。
二是参与者的平等。在跨部门建设信息系统时,**的问题是由哪个组织或部门来管理中心化的数据。区块链统一分布式账本技术自然解决了“业务**”问题,有效地实现了每个参与者的身份对等、权力对等、责任对等、利益对等,实现了所有参与者之间数据的实时同步更新,使得合作更加方便高效,提高了合作伙伴的积极性。
三是多元监督手段。监管部门可以在区块链平台上增加监管节点,及时获取监管数据,并灵活定制金融监管数据的统计口径和粒度,实现快速分析。同时,运用智能合约等可编程脚本,增加相应的监管规则,监管重点从金融机构的合规审查和风险控制逐步上升到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缺点
在性能方面,区块链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仍然有限。在区块链中,交易只能按顺序进行处理,所有交易结果和支付记录必须同步到整个网络节点,这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处理性能(在生产环境中,区块链系统每秒可以处理1000多笔交易;在理想的实验室中环境下,每秒的事务量可能超过10000)。随着参与节点数量的增加,数据同步和验证的开销增加,系统性能将进一步降低,从而影响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在安全方面,区块链缺乏系统的安全保护。一是区块链一般采用密码算法、虚拟机、智能合约等核心组件,这些组件不是完全自主可控的,增加了被攻击的风险。其次,区块链存在一个内生的安全缺陷,即51%的攻击问题(即通过掌握51%的算力重写区块链数据)。当下面提到51%的攻击时,它们指的是基于算力和权利证明的共识算法的区块链)。第三,区块链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存在未知的安全漏洞。当传统系统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取消、退出、紧急干预甚至停止服务。但是,区块链不支持取消、撤销等相关操作。
在存储方面,完全备份的存储机制容易遇到存储瓶颈。区块链的每个节点都需要存储完整的历史交易信息。当区块链应用于零售支付系统时,节点的存储容量会瞬间扩展。例如,2019年“双11”期间,联网处理业务的峰值为每秒71500个事务,一些简单的设备无法满足节点的存储需求。
在交互方面,很难解决不同区块链系统之间的交互问题。目前,同类区块链依靠定制的通信协议来实现数据的相互读取、验证和操作。但是,由于不同类区块链之间的编程语言、数据字典、系统接口、智能合约等方面的不一致性,使得跨链数据沟通困难,容易导致业务碎片化。
在运维方面,业务连续性问题不容忽视。由多方共同维护的区块链系统也将带来巨大挑战。比如会员加入/退出、系统升级、业务规则更新等,目前还缺乏成熟的标准、制度和操作规范,需要多方线下沟通来解决链条上的协同治理问题。
在合规性方面,区块链无法保证结算的最终性。由于51%的攻击等问题,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无法保证结算的最终性。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时,需要考虑是否符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pfmi)原则的要求,以避免法律风险。
在功能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中央银行的中心化管理要求相冲突。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离不开中心化的账户安排,需要建立在一个中心化的系统上,这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相冲突。因此,不建议对传统的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进行改造。
区块链应用领域
区块链以大量冗余数据的同步存储和通用计算为代价,已经不适合传统零售支付等高并发场景,牺牲系统处理效率和客户部分隐私。然而,区块链作为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在信息信任和共享要求高、并发性要求低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交易结算、贸易融资、产权转让等,数字研究院从2014年开始研究合法数字货币,积极推进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探索区块链在交易结算、贸易金融等领域的金融创新。
一是率先制定金融分布式账本行业标准。该所牵头制定了《金融分布式账本安全规范》等多项金融行业标准,并积极参与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的相关规则制定工作,金融稳定委员会(F)和区块链标准的开发,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申请多项区块链专利,居全球央行之首。
二是建设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该平台于2018年9月4日在深圳成功上线,先后开展了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对外支付纳税申报表、再贴现快速通道和国际贸易账户监管四大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贸易联动平台签署合作备忘录,开辟了国际对接的贸易融资链平台。未来将与类似的海外贸易金融平台联手,共同构建生态体系。截至2019年底,共有超过17亿家银行参与平台推广。
三是构建数字化票据交易平台。2017年,上海票务交易所与中国统计研究院共同牵头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该平台于2018年1月25日在实验生产系统中成功投入试运行,成功完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签发、承兑、贴现、再贴现业务,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票据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践在中国做生意。
与区块链相关的潜在风险
资产泡沫与加密资产引发的金融风险。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产不能保证其锚定资产的稳定性,甚至缺乏实物资产的背书,主要是投机交易。一些制造者和投机者通过打击等手段操纵加密资产的价格,造成市场和资产泡沫的剧烈波动。截至2019年9月底,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资产共有2417种,总市值超过2192亿美元。同时,一些黑网络交易网站通过加密资产进行洗钱、贿赂、逃税、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潜在风险巨大。
趁机炒作、代币融资、欺诈投资等金融乱象重来。2019年下半年,不少上市公司为了摆脱热点,纷纷披露了“上链”的行为或意图。区块链概念股一度火爆,甚至有100多只个股处于涨停交替的疯狂状态。随着市场趋于平静和理性,这些个股大幅下挫,相继下跌,许多盲目追求上涨的投资者被高举仓位。同时,ICO筹款后,其中一些人亏损。
区块链的不易篡改特性对舆情管控形成重大考验。区块链技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将信息存储在多方服务器上,其“不易篡改”的技术特性将导致信息在链上的持续保留,与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删除权”和“更正权”相冲突,甚至会遇到有害信息链的问题。
引导区块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去伪存真,不能混淆“货币”和“链条”。区块链虽然起源于比特币,但与比特币不同。区块链是密码学、点对点网络、共识机制等传统技术的综合创新,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要打赢这三场硬仗,就要对打着区块链幌子的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快市场优胜劣汰。
二是要务实推进,不能为了区块链搞形象工程。我们应该相信而不是迷信任何先进技术的作用。为了正确理解区块链技术的适用场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区块链,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需要链接。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面临性能、安全、标准、合规等诸多挑战。各方应冷静思考,潜心探索,有效运用区块链解决行业痛点,深度服务实体经济。
第三,要认清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目前,区块链能否实现链上、链下账户与现实的一致性和安全合规性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参与者应综合考虑市场发展、风险管控、法律合规等维度的要求,实现链与链的联动、技术与业务的结合、创新与管理,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数字化赋能潜力。
四是引导区块链产业规范有序发展。要充分吸取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的经验教训,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特别要关注外部风险可能对金融安全造成的影响。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的制定,可以增强我国在金融区块链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力,有助于厘清区块链的“是非”和“真假应用”,维护市场秩序和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行业。
文章标题:穆长春、狄刚:数学研究所积极推进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探索区块链交易结算和贸易金融创新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148967.html
更新时间:2020年11月27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韭菜,快醒醒,老大要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