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龙白涛《当前全球数字货币格局研究》朱伟主编。全文共45513字,请注意输入。
朱家明推荐:
白涛的文章是对全球法定货币数字货币形势最完整、最全面的论述,特别是法定货币数字货币发行以来中国法定货币数字货币(DC/EP)的制度背景、现实意义和长期趋势。这篇文章不仅在国内,而且可能在国际上。这篇专业性很强的长篇文章反映了白涛在数字货币研究领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我特别欣赏陶渊明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证明精神尤其值得学习。–朱家明,2020年11月1日,深圳
摘要
数字货币发展中存在着八种冲突,它们构成了全球数字货币的核心问题,并塑造了数字货币的国家战略和全球格局。
首先是以中美矛盾为中心的东西方冲突。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崛起导致世界经济和政治力量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东西方在货币和金融事务上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金融理念和不同的债务政策选择上。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认为,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是为了公共利益,而西方政府却成了金融体系的“监管俘虏”北京大学教授迈克尔哈德森(Michael Hudson)认为,中国的政策选择体现了青铜时代统治者的思想,已经建立了一个基本有效的公共财政体系。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继承了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以债权人为中心的法律理念,成为一种掠夺性的金融体系。在数字货币战略方面,西方已经就削弱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先行者优势、排斥但不脱钩中国达成共识。尽管中国的DC/EP“独树一帜”,但G7成功地赢得了跨境支付、全球稳定币和CBDC等国际标准的领先力量。七国集团国家,美国、欧洲(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的核心诉讼也有所不同。
其次,货币强弱冲突主要体现在货币替代和监管结构调整上。美元通过全球稳定的私人货币获得“数字优势”,或者说中国发行的第一张DC/EP,可能会成为其他货币的“货币替代品”美国、欧洲(德国、法国、法国、英国)可能会展开监管“底线竞赛”,而中国则倾向于加强金融监管。
三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冲突。CBDC的发行有助于央行全面加强对货币体系的控制,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媒体的去除、银行挤兑、利润损失等。西方各国央行对CBDC犹豫不决,但中国央行没有受到银行业的游说。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央行提出了控制CBDC总流通量、灵活计息和限额策略、替代性贷款工具、限制CBDC使用等有效的缓解措施,为西方央行推进CBDC扫清了关键障碍。
四是以大科技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冲突。数字货币的“数字优势”体现在bigtech提出的DNA商业模式中“数字货币区”是影响未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态的**颠覆性的概念。Bigtech的私有网络平台是最典的数字货币领域。因此,公共部门对大科技有着复杂的感情:在借助大科技维护自身数据、金融、经济乃至国家**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垄断市场势力的负面影响。美国的监管战略是通过其对比格泰克的全球扩张,放松国内监管,巩固和扩大美国在数字世界的霸权;中国对比格泰克进行有效监管,但由于中美对抗,其在全球的扩张可能会遭遇严重挫折。中央银行界的普遍共识是,应该对私营部门进行监管和鼓励,而大多数创新都是由私营部门推动的。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取得平衡是很重要的,但中央银行界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界限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五是货币与金融的冲突。金钱和金融永远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国和中欧(元区)分别体现了货币金融部门之间和谐、协调、对立的关系。CBDC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变量,它赋予中央银行事前和事中控制货币流动的权力,可以显著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支付和转移效率。西方中央银行由于坚持“自由市场”的理念和“通胀目标”的优先考虑,而不敢对CBDC进行这种革命性的使用。对中国而言,结合对MMT的正确使用,CBDC可能成为MMT的“**再分配工具”和理想的MMT目的地。
六是用户支付习惯的改变(尤其是跨境支付)与支付体系的不足之间的矛盾。许多因素推动了消费者对非现金支付、在线支付和跨境支付的需求。Bigtech已进入全球稳定币,以解决跨境支付之痛。因此,央行完善了第三方支付和快速零售支付系统等基于账户的系统,以及跨境支付解决方案,优等生、葛生和中美的贫困生都有。央行将跨境支付作为2020年的重点工作,并将全球稳定币和CBDC对跨境支付的支持作为重要方面。跨边界场景下CBDC的互操作性面临许多挑战。
七是货币金融体系内部不稳定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不足的矛盾。全球金融危机后,西方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成为“新常态”,“新常态”几乎失效。不同货币政策空间的央行对CBDC有不同的预期。欧元区长期“濒死”的绝望,让他们把希望寄托在CBDC身上,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央行拥有充裕的货币政策空间,并不认为DC/EP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并不局限于探索CBDC的局限性,比如控制货币的流动和分配。尽管自信的美联储已经被曝光为“即将耗尽粮食”,但它坚持在传统框架内解决问题。
八是集权与个人权利的冲突。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中央集权的货币力量难以抵挡CBDC带来的权力。隐私权保护只是讨论中的“政治正确性”,在进行权衡时,它总是首先要牺牲的对象。各国央行在这一问题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掩盖程度不同。
本文结合数字货币的八大冲突,分析了欧美数字货币战略的复杂权衡。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成功抢占了跨境支付、CBDC和全球稳定币领域的标准主导地位,削弱了中国DC/EP的先行优势。相比之下,美国实施的数字货币战略是最成功的。以其私营部门为代表的全球稳定币天秤座不仅即将成功推出,而且还完美地逃脱了全球监管,避免了媒体的关注。另一方面,中国丧失了在相关标准上的发言权,其先行者优势可能会被对手削弱,也可能面临“缺乏透明度和国际协调”的批评,从而损害其“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欧洲帮助美国围攻中国,抢占标准主导地位,但其核心要求是通过全球监管协调,抑制bigtech侵蚀欧洲数据、金融、经济甚至国家**。
我国数字货币战略面临诸多挑战,包括:(1)仍被排除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2)标准主导地位和先行优势的丧失;(3)金融监管理念和数字货币成就的妖魔化和意识形态化;主流经济学与金融理论与历史与现实严重脱节。
因此,对策包括:(1)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2)坚持多边主义,承担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国际准则制定组织,发挥影响力;(3)提高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的透明度;(4) 结合国内外发展实践,推广中国金融治理理念和经济理论;(5)发展民间数字人民币。
本文探讨了发行私人数字人民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具体方案。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的历史机遇,中国独特的公共利益金融监管理念,丰富的公共政策选择,借助数字技术驯服“金融危机”的契机,而利用区块链实现造币权民主化的可能性,为中国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货币产品,实现公正和透明的货币制度提供了一个民主化、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也将为中国“双周期”战略转所面临的货币和财政挑战提供革命性的手段。
作者简介
龙白涛,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致力于数字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中国国际商会区块链委员会发起人、副秘书长;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技术委员会学术主任。在金融技术领域拥有20年的技术、咨询、创业和投资经验。他在量化投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创业。曾任中金佳子投资基金首席技术官。曾任万祥控股通联数据首席战略官。代表埃森哲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新一代交易系统的总设计师。数字货币:从板岩经济到数字经济的继承与创新。
文本目录
简介0
1背景知识
1.1什么是货币
1.2国际货币金融治理体系的机构和作用
1.3美元主导的分级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美元掉期网络
1.4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
1.5区块链对人类社会治理的意义
28种冲突塑造了各经济体的数字货币战略
2.1中西冲突(中国与美国)
2.2强势货币与弱势货币
2.3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2.4以bigtech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
2.5货币与金融
2.6用户支付习惯/偏好的变化(尤其是跨境支付)与支付系统的缺陷
2.7货币金融体系固有的不稳定性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
2.8中心化权力与个人权利
3监管共识与全球稳定币的天平趋势
3.1全球稳定币的监管迷雾与天秤座的命运
3.2监管和监管视角
3.3了解七国集团在全球稳定币中的多重特征
4G7主导CBDC国际标准
5中美数字货币的战略决策与发展趋势
5.1美国:最成功、低调和老练的攻击者
5.2欧元区:最不屈的小兄弟
5.3中国:最失败的尖子生,但未来的星海
我国数字货币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6.1挑战
6.2响应
6.3想象私人数字人民币
6.4私人数字人民币建设
“双循环”战略与数字货币
8结尾:“百年未有巨变”的个人选择
0简介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数字货币的全球动态非常活跃。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逸飞撰文称,“数字人民币(注:本文使用‘DC/EP’、‘中国CBDC’、‘数字人民币’交互使用,除非另有说明),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0月9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和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欧洲、瑞士和瑞士7家央行组成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团队发布了一份联合报告《CBDC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功能》(以下简称“CBDC”)。10月12日,欧洲央行(ECB)发布了首份“数字欧元”报告,称“数字欧元项目最快将于2021年启动”10月13日,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发表了一份关于数字支付的声明,称“在通过适当设计和遵守适用标准来充分满足相关法律和监管需求之前,不应启动全球稳定币项目”虽然没有特别指出Libra,但这一声明被全球媒体普遍解读为G7反对推出Libra now。10月13日,金融稳定委员会(F)正式发布了《全球稳定币**别监管建议》(以下简称“全球稳定币”),其中第十项建议是七国集团上述声明的内容。同日,金融稳定委员会还发布了《加强跨境支付(以下简称跨境支付)路线图》。
因此,美、中、欧三大经济体在数字货币战略上取得了关键性进展,相关国际金融机构和标准制定组织也在跨境支付、全球稳定币和CBDC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有人称赞中国版的CBDC-DC/EP的先行者优势,也有人断言“天秤座没有出路”我们希望澄清以下问题:
谁在影响和决定与数字货币相关的国际标准?
是什么推动经济体形成数字货币战略(包括稳定币和CBDC),它们目前的决策是什么?
天秤座真的能上网吗?考虑到今年4月天秤座协会副主席宣称“天秤座将在第四季度推出”的说法?
中国在全球数字货币竞争中的地位如何?为什么中国不在国际清算银行的CBDC七国集团中?
中国数字货币战略可能面临哪些挑战?怎么处理?
中国的“双周期”战略与数字货币有什么关系?
作为个人,如何参与“百年不遇的巨变”数字货币机遇期?
本文旨在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数字货币的核心问题,厘清全球格局,帮助读者对数字货币领域形成准确的认识。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提供了理解本文所需的背景知识和基本共识,如货币的性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概述、数字货币的常用术语以及区块链对人类社会治理的意义。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在塑造各经济体数字货币战略过程中的八大冲突,包括中西方的冲突、强势货币与弱势货币的冲突、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冲突、以中国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冲突bigtech,货币与金融的冲突,用户支付习惯的改变与支付体系缺失的冲突,货币金融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工具的缺失,集权与个人权利的冲突。第三部分论述了全球稳定币的监管共识和Libra的发展前景。第四部分讨论了G7主导的CBDC标准。第五部分论述了美国、欧洲和中国数字货币的战略决策和发展趋势。第六部分论述了我国数字货币战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第七部分论述了“双循环”战略与数字货币的关系。第八部分着重于个体。面对“百年不遇的巨变”中的数字货币机遇,个人应如何选择?本文就此结束。
1背景知识
本节简要介绍货币的性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概况、数字货币的常用术语以及(从人类社会治理的角度)区块链的性质作为理解本文内容所需的背景知识和基本共识。
1.1什么是货币
国际知名数字身份和数字货币领域的思想**大卫·伯奇在今年5月出版的新书《货币冷战》中写道:“现有货币体系的运行模式,实质上是根据具体政治情况临时商定的制度安排,经济和技术背景。因此,货币必须随着这些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推动货币体系变革的最重要的力量是中国崛起所带来的经济和政治权力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以及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飞跃。
英格兰银行副行长、国际清算银行/中央结算银行(bis/CPMI)主席乔恩·库利夫爵士(Sir Jon cunlife)在《是时候谈论货币》一书中表示,“货币是一个不稳定的概念。**把它描述为一种社会惯例,即我们在经济中相互衡量、交换、储存(价值)和解决索赔的方式。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中,它可以用非常不同的方式表达。它也可以同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数字货币vs央行现金vs银行存款,私人(全球)稳定币vs公共版本CBDC都是这一实践在这个时代的不同表现。
虽然笔者在《数字货币:从板岩经济到数字经济的继承与创新》(以下简称《继承与创新》)一书中进行了详细论述,但笔者并不想把焦点放在货币起源的争论上,起源于国家权威(青铜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宫殿和寺庙经济)。让我们退一步,广泛的历史著作描述了货币的两种不同来源:公共来源和私人来源。从这些起源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或多或少是由人类的思想所建构的。这些系统已经独立进化了很长一段时间,并被纳入我们今天看到的“混合”系统中。**货币现实主义者、波士顿大学教授佩里·梅林(Perry Mehrling)曾写过一篇文章《货币观中的政治在哪里?》?》指出,公私来源分别体现了货币纪律性和灵活性的双重特征。现代货币体系与中央银行都是混合系统,中央银行“既是政府的银行,也是银行的银行”
国际货币金融治理体系的制度与作用
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七国集团(G7)和二十国集团(G20)的概念。七国集团是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7个发达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2009年后,七国集团峰会在经济事务中的主要职能被20国集团峰会取代。G20最初是19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欧盟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出席的论坛。每年,各国部长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讨论全球经济、财政和金融问题,通常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bank)在华盛顿举行的年会同时举行。在二十国集团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占一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90%。自2008年以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已经召开。当然,七国集团是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发达经济体的小圈子。中国主要通过二十国集团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财政和金融问题的沟通与协调。
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治理模式和标准的,是主要货币当局(如美联储、欧洲央行)和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清算银行、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权力精英。在G20框架下,F负责监控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并向G20领导人提供监管政策建议。关于这些跨国金融机构的详细介绍,请参见继承与创新。
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参与了与数字货币有关的监管工作。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为全球稳定币制定监管政策建议,并制定跨境支付路线图。国际清算银行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在全球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标准制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领导CBDC工作组。国际清算银行新成立的创新中心(bisih)负责领导全球央行应对数字创新。区块链、数字支付、数字货币是其工作重点,尤其是为各国CBDC的设计增加了国际化的维度。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建议审慎处理银行加密资产和相关服务的风险敞口。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主要负责与虚拟资产和稳定币有关的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AML/CFT)标准。中国去年担任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轮值主席国。IMF负责评估稳定币对成员国货币**的影响。国际***组织负责评估全球稳定币方案对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影响。
作者建议读者阅读美国记者、演说家、前华尔街高管诺米·普林斯的《金融的力量》,以了解银行家创造的国际货币格局。这部作品不是阴谋论,而是前华尔街内部人士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
1.3美元主导的分级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美元掉期网络
以太坊这里,作者引用了佩里·梅林的“美元主导的分级国际货币体系”图表。其中,美元作为主导货币,位于金字塔顶端。Layer2是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形成的美元掉期网络,包括美联储与英国、尤里卡和瑞士五大央行之间的C6掉期协议,以及美联储与其他9个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C9掉期协议(不包括中国)。第三层是其他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和区域流动性池,如清迈协议和IMF/SDR。第四层和第五层分别是国家**货币(如中央银行货币)和银行货币。
以下是中央银行间货币互换协议的简要说明。以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之间的美元互换协议为例。当美元流动性不足时,英国央行可以向美联储抵押国内英镑,按照约定的汇率和利率借入美元流动性,到期后归还付息,借贷时汇率不变。央行是**货币的“**贷款人”,这意味着理论上流动性可以“合法和无限地”创造。因此,货币互换协议可以理解为两个中央银行向对方分享铸币税的行为。实际上,从美联储借入美元流动性的通常是(相对)弱势货币央行。因此,美元互换协议应理解为美国向其政治或经济盟友提供美元流动性/分享美元铸币权的政治安排。我们可以观察到,C6或C9基本涵盖了与美国政治经济关系最密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但不包括中国。自2013年以来,C6已成为**性安排,互换额度没有上限,而C9则是临时性安排,上限为4500亿美元。
根据上图中一个中央银行(或**货币)的头寸,我们可以知道,在国内美元流动性短缺的情况下,比如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获得额外的美元流动性是多么容易。如果央行属于C6或C9协议,它可以通过抵押本国货币向美联储借到美元流动性。如果不是C6或C9,央行可以向IMF等地区流动性池申请SDR额度。特别提款权是一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和日元。然而,特别提款权很少用于支付场景。发行特别提款权额度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美元额度,因为美元约占SDR篮子货币的42%。由于美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实际否决权,发行特别提款权配额往往涉及政治考虑。例如,今年新皇冠疫情爆发后,美国拒绝向伊朗和朝鲜发放新的特别提款权配额。由于美元互换网络的存在,任何类似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方案实际上都成为美元管理全球流动性的新工具。因此,我们不应期望任何一篮子货币计划(如Libra)创造一个新的估值单位,挑战美元。如果央行与C6/C9协议有双边掉期协议,如中日、英双边货币掉期协议,央行可通过双边掉期协议间接获取C6/C9提供的美元流动性。如果央行缺乏上述渠道,只能通过日常出口贸易囤积美元流动性,以防万一。当一个经济体美元流动性不足时,往往伴随着资本外流的冲击和本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严重损害了国内货币金融稳定。
在今年3月中旬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C6和C9在半个月内有效缓解了全球美元流动性短缺的局面。C6+C9的支出总额近45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是日元,其次是欧元),接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文章《美联储的掉期额度是否减轻了covid-19爆发期间美元的资金紧张状况》一文解释说,美元掉期协议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美元流动性工具,进一步巩固了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
美元互换协议看似美国对盟友的“让步”,但实际上是一种“互利”的政治安排,因为减少美元流动性短缺对其他国内资本和汇率波动的影响是美元作为国际主要货币的义务,也有利于巩固其货币主导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键性的结论:人民币被排除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分级国际货币体系之外,但并未实现脱钩。人民币可以通过双边互换协议或区域流动性池获得额外的美元流动性。
数字货币只是一种新的货币形式。短期内,它不会改变**货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竞争的基本原则。因此,上述“以美元为主导的分级国际货币体系”也将适用于数字货币。
1.4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
加密资产
F被定义为“依赖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账本/或类似技术的私人数字资产”
稳定币
在今年4月F发布的全球稳定币草案中,它被定义为“具有特定资产、资产池或一揽子资产的价值相对稳定的加密资产”一般而言,“稳定币”是指“以法定货币保持相对稳定价值的加密资产”因此,金融稳定委员会对“稳定币”的定义保留了创建类似于天秤座篮子货币的新的估值单位的可能性。
全球稳定币
金融稳定委员会被定义为“一种稳定币,有可能扩展到多个司法管辖区并被多个司法管辖区采用并获得大规模应用”
CBDC批发
代币中央银行货币(即代币中央银行储备),供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结算。传统上,只有少数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和一些支付机构)、财政部和外国中央银行在中央银行有准备金账户。批发CBDC一般被认为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这并不影响现有的银行业务模式。
CBDC零售
可供居民和公众使用的代币中央银行称为零售CBDC。默认情况下,它也可以被金融机构使用,因此零售CBDC也被称为通用CBDC。零售CBDC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非中介化,破坏货币金融稳定。与批发式CBDC的简单直接相比,零售CBDC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关注。因此,当泛指“CBDC”时,它指的是零售版。
对零售CBDC的另一种描述是非银行和非居民可以使用的代币中央银行货币。”“非银行”是指银行以外的所有用户实体,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和家庭,“非居民”是指境外用户。因此,总体而言,零售CBDC可以被海外用户使用,这符合其代币设计初衷,降低了访问和使用门槛。
1.5区块链对人类社会治理的意义
有许多书籍和文章描述区块链的社会意义。作者对区块链的核心价值作了最简明的阐述。
一般来说,“区块链”可以指公链和联盟链。在中国官方语境中,区块链是指联盟链。作者对公链持悲观态度。
笔者曾被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问,为什么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成功的区块链案例。笔者当时的回答是,公链条体现了**的分权理念,这是一种极端的理想主义,而现实世界中的治理体系必须是分权与集权的平衡。因此,大多数所谓的公共公链不太可能成功。比特币的共识,类似于人类社会对黄金的共识,本质上是对“价值”的共识。价值共识不需要分裂,也不需要“反映不同的价值观”人类对价值的共识是一致的。因此,在比特币的价值共识形成后,另一个“比特币”不可能形成同样的共识,因为这是不必要的。A 以太坊和比特币类似于银和金。虽然人类使用白银的历史与黄金一样悠久,但白银从未能够挑战黄金的地位。
如果今天问同样的问题,笔者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回想一下,哈耶克提出充满极端理想主义色彩的“货币国有化”理论后,结果如何?不管哈耶克的**们是否承认,自从里根和撒切尔在上世纪80年代宣布自己是哈耶克的追随者,哈耶克成为新自由主义的旗手之后,西方国家就进入了大规模放松金融管制的时代,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西方金融业的现状是超级市场势力(华尔街)宣扬“自由化”的真理,**政府的监管。诺贝尔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美国真理》对此作了充分阐述。因此,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哈耶克如此美丽的理论最终成为超级垄断力量的“护身符”?
同样,对于比特币和区块链,中本的分权理念为何会成为数字货币世界超级垄断势力(权力霸主)和各种榨菜骗局的公链工具?
这背后的原因是一样的。哈耶克的“货币非国有化”理论和中本的分权理想都过分简化了人类社会的模式,忽视了国家、国家和文明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些理论和理想最终成为垄断权力的理论工具,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收获大众。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组织和决策效率问题。因此,民主与中央集权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东西方都已发展成为少数精英群体而不是多数人的决策模式。区别只在于精英群体的选拔方法,以及如何保持他们对公众利益的关注和忠诚。最理想的模式是一套能保证过程和目的的有效过程和规则,但似乎人类社会迄今尚未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一个更现实的做法是,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让广大民众享有权利,精英群体只在最小的问题集上为公众利益做决策,并引入超越过程和规则的因素(如文化观和道德观)来限制精英的行为。
因此,公链的**分权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现实中的治理困境。当我们关注现实时,联盟链可能是最适合人类社会治理的技术。
联盟链对人类社会治理的意义可以用“去中心化与封闭”六个字来描述“去中心化”是指某种权力的民主化,使尽可能多的参与者在公开、透明、反作弊、消除障碍和可审计的条件下,通过联盟链分享权力;“收回”是指联盟链中的超级节点拥有并能够在必要时行使最终权力。因此,联盟链是所有中心化系统或机构的“**领导人”梦寐以求的“治理技术”,这也是中国政府热爱“区块链”的根本原因。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无论是全球稳定币还是CBDC)的核心是通过联盟链与广大参与者(如Libra与协会合作伙伴,CBDC与商业银行)共享铸币权,并让少数精英(Libra,协会或协会背后的控制权,如美联储,在CBDC(中央银行)的案例中,掌握着对货币体系的更强控制权。
28种冲突塑造了各经济体的数字货币战略
面对数字货币浪潮,不同的经济体需要应对不同的价值冲突和平衡,从而形成不同的数字货币战略。本节详细讨论了八种冲突。
2.1中西冲突(中国与美国)
2.1.1.1;
西方共识
当前,世界上最核心的冲突发生在中美关系上,这源于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导致的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国家霸权和新的国家统治被美国视为国家霸权的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世界格局中唯一的超级大国,现在正朝着美中主导世界的趋势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一次全球金融危机都进一步巩固了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但到目前为止,占全球GDP 300%的债务负担几乎耗尽了西方央行传统货币政策的所有空间。美国在零利率边缘挣扎,欧洲美元区和日本长期处于零/负利率的困境。然而,中国有“独特的风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受到的影响最小。在2020年,它是第一个从新流行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的。它被认为是2020年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一直有足够的货币和财政空间。新的疫情进一步恶化了世界格局,降低了重新平衡的可能性。中国正着力发展硬科技实力。**中央政治局连续几年中心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到**量子技术,科技的发展将赋予中国经济韧性和巨大的增长空间。数字经济已成为中美竞争的主战场,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
正如大卫•伯奇所说,经济、政治和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体系的变化。西方已经达成共识,人民币将挑战并取代美元霸权。2019年8月,时任英国央行行长的马克·卡尼在美联储学术会议上表示,“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可持续,人民币将历史性地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主导货币,新旧国际主导货币的更替过程充满了战争和灾难。因此,综合一种霸权货币可能是取代美元成为除人民币之外的新的国际主导货币的**解决办法。所谓“合成霸权货币”,是指类似“天秤座篮子货币”的方案,由各国央行发行的CBDC网络组成,由公共部门运营。作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最**的央行行长之一,马克·卡尼的讲话并不是对美元死亡的诅咒,而是应该理解为美元体系精英的远见卓识。Libra于2020年4月发布的**白皮书明确指出,Libra CBDC整合的第二步是“央行直接在Libra网络上发行CBDC”Libra多币种稳定币LBR是由Libra网络上的一组CBDC按照给定的权重形成的智能合约。因此,天秤座与CBDC整合的第二步就是马克·卡尼所说的“合成霸权货币”这充分体现了西方公私部门数字货币的战略协同效应。
2.1.2;
中西货币金融哲学的差异
中西方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对货币和金融的不同理解理念以及处理债务的不同政策选择上。
剑桥大学彼得教授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和西方的发展》一文中写道:“中国的政治理论和实践都认为,精英官僚制不应被商业和金融所控制,商业和金融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受到管制”另一方面,“西方一些人认为,个人对金钱的强烈追求是经济的实现”经济的成功,在十七世纪建立自由社会的基础上,政府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后被金融业占领了很长一段时间。政府与金融之间的“旋转门”,以及其他影响渠道,主要是学术经济学家的影响力,为金融巨头企业“俘获”决策者和监管者的监管打开了大门。因此,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是为了公共利益,而西方政府却成了金融体系的“监管俘虏”
“绅、农、工、商”的等级,贯穿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学者们把“天下之心,造福百姓”作为**的人生理想和道德标准。中国古代王朝大多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施”与“农民”和“工人”有着密切的经济条件,不容易被“商人”收购。在中国历史上,“士”被“商”大规模收买的现象,往往导致亡国悲剧的发生,如明末江南富豪养大的东林党员。虽然我国已从农业大国发展为现代化工国家,但这种“绅、农、工、商”的文化观念仍有很强的影响。在当前的中国,虽然金融(商业的一部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精英官僚仍然因为受到“金融”的游说、影响和收买而被主流价值观所忽视。也有评论说,中国也出现了“旋转门”,越来越多的退休官员进入商界和金融界。然而,中美之间的“旋转门”有着根本的区别。中国从来没有逆向进入官僚体系,只有退休官员单向流入金融体系,而美国的“旋转门”不仅是双向的,而且多次重复。
密苏里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迈克尔哈德森(Michael Hudson)写了一篇关于“自然灾害”大流行如何摧毁西方的文章?》这种差异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宫廷经济,即通过债务减记恢复经济的弹性和运行中国的政策选择反映了青铜时代统治者的思想,建立了基本有效的公共财政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继承了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以债权人为中心的法律理念,成为掠夺性的金融体系。
人类学和货币金融史的**成果表明,最早的信用货币起源于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宫廷经济,产生了有息债务。有息债务来源于为生产目的而拖欠的费用或投资。有息债务可能因自然灾害(如干旱、水灾、虫害等)、鼠疫、战争、人身、家庭事故等原因无法偿还,形成债务积累。因此,信用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即“还本付息的确定性”与“有息债务的不确定性”之间的不平衡。长期失衡形成债务积累,威胁经济运行。如果允许债务人赎回他们的土地,他们将被剥夺政府的自由,例如赎回土地和军车的权利。因此,需要外部力量来重启经济。青铜时代的统治者采取了通过取消公共债务和恢复经济运转和恢复活力来保护债务人的方法。古典早期,希腊和罗马借鉴了近东的信用经济和有息债务,采取了同样的债务人导向战略。这种变化发生在古罗马晚期。民主政治向寡头政治过渡,债权人本位的法哲学取代了债务人本位的法哲学,并流传至今。因此,在现代社会,所谓“还债还钱”并不是那么“自然”
哈德逊写道:
每一个成功的经济体都是公私合营的混合体,它制约着金融部门的权力。这种力量使社会负债和贫困。然而,谁来控制政府一直存在争议。随着美国和欧洲的工业越来越负债累累,它们是寡头还是民主国家?
只要一个国家的政府破产了,它就失去了偿还工业债务的机会。因此,世界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中国基本上富有成效的公共财政体系,还是美国掠夺性的金融体系。
中国可以在财政和财政上从病毒中恢复过来,因为大部分债务最终都流入了政府主导的银行体系。货币可以用来为实体经济、劳动和工业、建筑和农业提供资金。当一家公司无力支付账单和租金时,政府不会袖手旁观,让它破产,以低价卖给秃鹫投资者。
中国有一个西方经济体没有的选择:它可以减记债务,以保持经济的弹性和运转,就像汉谟拉比和其他古代近东皇宫经济体几千年来所做的那样。因为中国政府是最终债权人,中国可以暂停计划中的债务偿还、税收、租金和公共开支,而不必由经济困难地区支付。它不必与那些坚持认为整个经济必须亏损,而不是自己亏损的强大的政治银行家。政府可以通过减记债务来维持企业和雇员。社会主义政府就是这样做的。
20世纪初,西方主流学者和银行家坚持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理由是有几十笔坏账。显然,他们并不了解中国金融监管的理念和理念。现在,到2020年,中国将占据世界十大银行中的5家。
中国对金融业的监管出于“公共利益”,也体现在中国愿意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而牺牲,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货币贬值竞争中,中国承诺不让人民币贬值,避免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和可能的亚洲经济崩溃,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做出了巨大牺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应美国要求购买并增持美债,帮助美国渡过难关,挽救了金融危机。中西金融体系的互动表明,中国的金融监管理念和理念可以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监管的有益补充。
2.1.3;
七国集团对中国数字货币战略的共识与分歧
在数字货币战略方面,西方国家可能有不同的考虑和重点,但在削弱中国在数字货币方面的先行者优势、排斥但不脱钩中国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各国已就协调和推动数字支付、全球稳定币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七国集团领导了这三项任务。
G20/F负责制定全球稳定币。尽管中国积极深入地参与了金融稳定委员会工作的许多方面,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参与了这项工作。在9月的一次演讲中,英国央行行长表示,“七国集团和金融稳定委员会率先协调”全球稳定币问题。
以G7为核心的bis/CPMI七国集团联合发布CBDC,加强各国在技术、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协调,权衡复杂的价值取向和设计选择,评估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国际清算银行(BIS)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在10月份举行的IMF跨境支付会议上表示,需要“迅速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以避免碎片化和负面溢出效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构成威胁”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在CBDC的研发和测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尚未参与这项工作。
G20/F已将跨境支付作为今年的重点,并于近期发布了其系列工作的第三阶段,跨境支付。中国人民银行穆长春参加了这项工作。第一阶段报告界定了跨境支付的挑战和摩擦。第二阶段报告界定了五个关键领域和19个组成部分,以解决跨境支付摩擦和不足。这五个关键领域是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承诺、监管框架、现有支付基础设施和安排、数据和市场实践,以及更具前瞻性的新支付基础设施和安排。本月20国集团(G20)财长和总统会议通过了第三阶段的路线图,并因此启动了雄心勃勃的计划,计划通过多个工作流程(对应于“构建模块”)延长至2025年,其中两个工作流与全球稳定币和CBDC有关。BIS/CPMI将密切参与多个工作流程。
从CBDC跨境支付工作流工作计划的角度,BIS/CPMI、bisih、IMF和WB将评估现有CBDC设计和央行间的多边CBDC实验,IMF将主要负责评估CBDC在跨境情景下的宏观金融影响。这项工作从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这些机构将开始分析能够改善跨境支付的CBDC互联方案。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bisih将开始评估多边CBDC方案设计的现实性和技术复杂性,以及互操作性的类,并开始试验能够接入和互连多个CBDC并促进高效的跨货币CBDC支付的解决方案。根据这些时间表,美国、欧洲、英国、日本、新加坡、瑞士等主要经济体可能在2021年第三季度末前完成各自的CBDC方案设计和技术实施。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Libra网络可能已经能够连接多个CBDC,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在Libra网络上发行自己的CBDC。
作为跨境支付的关键环节,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跨境支付工作是连接全球稳定币和CBDC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中国虽然具有先发优势,但被排除在全球稳定币和CBDC的标准定制工作之外,但仍被纳入跨境支付工作。这反映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与人民币脱钩的总体格局。七国集团将中国排除在相关标准制定工作之外的目的是削弱中国在CBDC的先行者优势,使其成为“货币孤岛”,并批评中国DC/EP的工作。
中国DC/EP已完成设计和试运行,没有任何大国恢复供电。七国集团可能会指责中国人民银行的DC/EP透明度不够,缺乏国际协调,这可能导致分裂和负面的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将不负责任地威胁国际货币体系。从理念、设计、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削弱DC/EP的权威性。更具体地说,DC/EP可能会受到批评。在跨境情况下使用DC/EP可能会增加其他(CBDC落后)国家的“货币替代”压力,威胁其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塔琳娜•乔治瓦(kristalinageorgieva)在10月份举行的IMF跨境支付会议上表示,CBDC可能会加大对“货币替代”的压力。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在布达佩斯举行的欧亚论坛上指出,DC/EP与G7在CBDC的定义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更注重完善国内零售支付体系。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是全面打击。多年前,中国有意将人民币排除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最近,一直有人威胁要把中国赶出swift(尽管许多分析师认为这不可行)。美国针对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华为、天梭、蚂蚁、腾讯等进行制裁,本文将重点关注蚂蚁、腾讯、腾讯等中国数字货币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还讨论了全球稳定币天平实质上代表了美元霸权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它将侵蚀人民币的**,压缩人民币的国际化空间。
尽管欧洲和美国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但他们将在有关香港、新疆和人权的问题上共同压制中国,但它们仍与中国保持密切的经济和金融交流。英国是美国忠实的政治盟友。作为欧盟的核心,德国和法国正努力与美国保持政治独立。中国已连续四年成为德国**的贸易伙伴。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把深化和巩固中欧关系作为自己的政治遗产。中德中都有维护多边主义、开放合作、对话协商的要求。不久前,***总理在与欧盟领导人的对话中还提到,“中欧将加强在金融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法国担心中国的第一个DC/EP可能会导致西方失去话语权。西方不习惯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和制定标准。”法国央行(bankoffrance,BNC)行长9月11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一些司法管辖区认为,应对已经势不可挡的私人支付浪潮的唯一方法是在国内,也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和传播它们的cbdc。如果全球金融界没有足够的协调,这可能会为CBDC的特点及其与私人项目的对接开创先例,其他央行将没有发言权。这可能是中国的方式。
日本与美国的半殖民地基本相同。由于地缘政治原因,日本不仅努力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还试图吸引美国压制中国,并试图发挥其在中西方之间的平衡技巧。日本政府称“中国首先发布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呼吁七国集团(尤其是美国)集体应对中国的DC/EP挑战。起初,美国没有参加BIS/CPMI CBDC六国集团,但后来加入了七国集团,这可能与日本的煽动有关。
2.2强势货币与弱势货币
我们可以从“货币替代”和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理解货币的相对强势。
2.2.1;
货币替代
一种易于访问和使用的数字货币,无论是公共CBDC还是私人(全球)稳定币,都将首先作为跨境支付场景中的便捷支付工具(可以是弱势货币的外国旅行者,也可以是强势货币的非居民),然后被采纳为价值存储和核算单位这是数字时代传统“美元化”的等价概念,但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快的扩张速度、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强势货币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对弱势货币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弱势货币可能会对强势货币产生反向“溢出”效应。根据欧洲央行发布的“数字欧元”报告,“如果非居民持有大量数字欧元,他们可能会因宏观金融影响而大幅调整其持有组合,这可能会给欧元带来意想不到的资本流动冲击和汇率波动。”
传统上,所有其他货币都比美元贬值。一般来说,欧元、英镑、日元、加元、瑞士法郎等主要国际货币也与美元存在一定的“货币**”对抗。然而,作为发达经济体,它们也拥有先进的金融体系。在传统货币可及性、易用性、货币的实物形态(如现金或银行存款)、吸引力和监管等因素的制约下,这些货币与美元之间形成了某种“均衡”所以他们不怕美元化。
但当货币数字化、代币化后,这种“均衡”就会被具有数字优势的货币打破。数字优势主要体现在与数字货币相关的网络平台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庞大的用户群和广泛的经济活动,即DNA(数据分析、网络效应和交织活动)商业模式。DNA商业模式是bigtech的核心特征。目前,美国拥有Facebook、苹果、亚马逊、谷歌和微软(faamg)等大技术,而中国则拥有蚂蚁、腾讯、蒂克托克等大技术。然而,在欧洲没有这样的公司。因此,欧洲和中国缺乏同等的“数字优势”
因此,与基于Facebook、Libra的私人数字美元相比,其他所有国际货币(欧元、英镑、日元等)和人民币都是弱势货币。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人对天秤座侵蚀欧洲货币**的焦虑就更容易理解了。与第一步CBDC(如中国的DC/EP)相比,其他所有货币也都是“弱势货币”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发达经济体对中国DC/EP的担忧。
2.2.2;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秩序的重构
2017年后,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利己主义也延伸到金融监管领域,实施大规模的金融放松管制。美国正试图建立一个独立于巴塞尔协议III的“美国标准”,比如用杠杆率取代核心资本充足率,弱化流动性覆盖率要求,取消沃克规则,提高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门槛。巴塞尔协议是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英国脱欧后,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而英国则试图维持伦敦的地位。因此,竞争性放松管制可能在许多国家发生。相比之下,中国在2017年之后加强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笔者建议,应进一步阅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斌《从加强监管到放松监管的十年周期: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监管的整体格局也体现在数字货币的监管上。美国已经有一个稳定的美元和合规的运作,以及一个合规的加密资产交换和托管机构。近年来,中国的监管对数字货币一直保持高压政策。
2.3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2.3.1;
背景知识
在西方,中央银行是银行业的自律组织;在中国,中央银行从公共利益出发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尽管大银行会进行监管游说,但中国人民银行总体上是听命于中央政府的,符合公众利益。
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构成流通中的全部货币。前者只占一小部分。中国和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9月的流通货币比例分别为5%和4%。在一些接近“无现金”的欧洲国家,如丹麦和瑞士,这一数字接近于零。因此,与大多数普通人的认识相反,商业银行实际上是流通货币的主要创造者。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贷款(所谓的“中介行为”)来创造存款货币。中央银行通过相关工具(巴塞尔协议III中定义的各种监管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率等)对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并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利息)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工具、公开市场操作等)。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并不一定很高,因为中央银行直接创造的现金只占流通货币总量的一小部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实际上分享铸币税和铸币税,这可能令许多人感到惊讶,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现代银行业都是如此。鉴于中国已经有了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可以理解,中国人民银行(代表中国政府)一直与私营部门分享人民币铸币税和铸币税。
2.3.2;
中央银行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但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负面影响
根据本文总结的区块链对治理的意义,发行零售CBDC有助于中央银行全面加强对货币体系的控制,从而加深监管与监管之间的矛盾。通过发行CBDC,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管理货币的创造和供应,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增强央行应对经济周期的能力;中央银行可以更准确地监控和管理货币流动,如KYC、AML/CFT等。,以及事前和事中控制能力,以及有针对性的资金投放和有针对性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业银行操纵货币的能力。以央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经营性贷款”为例。笔者恰巧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朋友和银行(信贷员)“作弊手拉手”编造**材料欺骗央行,利用“经营性贷款”获得的资金直接购买新房。传统上,中央银行只有事后审查商业银行的定期监管报表,才能发现资金的违规使用。CBDC为中央银行提供了提前或在审查过程中进行审查的能力。智能合约一旦发现资金有其他用途,就可以自动终止支付行为,达到事前或事中控制的效果。金融稳定的**风险来源之一是,过度购买力是为资产投机而产生的,而不是生产性投资或消费。全球央行从未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控制资金流向生产性投资,遏制资金流向资产投机。这种能力可能会赋予央行“超级能力”来驯服金融周期。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自然有“作弊动机”,因为作弊有助于提高盈利能力。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央行而言,之所以一度对零售CBDC犹豫不决,主要是因为它对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脱媒、挤兑和盈利能力丧失。
首先,与作为商业银行负债的银行存款相比,CBDC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相对安全,因此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在接近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环境下),这将导致存款人的存款流向CBDC,导致“规模缩小”商业银行,即银行的“非中介化”由于储户零售存款是商业银行最稳定、最廉价的融资渠道,非中介化将迫使银行依赖对价格更敏感、更不稳定的批发融资,这将增加银行的融资成本,削弱银行的信贷供应能力。
第二,传统的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向现金,这就是所谓的“挤兑”传统的纸币具有较高的摩擦成本,而“挤兑”一般是由个别银行的行为导致的偿付能力风险,因此其危害性是有限的。CBDC是一种数字化的实体形态,其运输、配送和仓储成本几乎为零,整个行业更容易出现“跑路”因此,CBDC的“跑路”可能会立即触发,其规模和危害性更大。
第三,由于中央银行有助于中央银行准确地监控和管理资金流动,它将限制商业银行的违规和欺诈行为,从而削弱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因此,在零售CBDC概念的初始阶段,商业银行是其发展的**阻力。由于CBDC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央行都犹豫不决。相反,在我国,由于发行CBDC以提高货币体系调控效率符合国家和公众利益,央行可以快速推进CBDC进程。
2.3.3.3;
可能的释放
全球各国央行需要平衡CBDC的潜在收益和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以促进CBDC的进程。通过对中央银行的研究,如中央银行对中央银行贷款总量控制策略的研究,以及中央银行对中央银行贷款总量控制策略的有效运用等促进CBDC的发展。
首先,控制CBDC的流通总量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方案,可以减少中介和CBDC运行的影响。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会限制CBDC的潜在收益,无法满足CBDC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支付工具的设计意图。故意制造CBDC的稀有性,也可能破坏CBDC与其他形式央行货币的平价关系,给货币稳定带来重大风险。
其次,通过灵活的利率计算和限额策略来降低银行脱媒风险。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计息策略削弱中央银行对银行存款的吸引力。例如,对于货币政策空间正常的经济体来说,单纯的无息(零利率)相对于基准利率超过2%的吸引力明显减弱。对于货币政策空间接近零利率的经济体来说,不计息不足以削弱CBDC的吸引力。对欧洲央行来说,其基准利率低于-0.5%,无息CBDC甚至将成为一种投资工具。欧洲中央银行提出了分层计息方案,即对于每个账户,在给定限额内,中央银行采取无息策略(与现金相同),以确保该部分中央银行存款作为支付工具的充足性;超过限额的中央银行则采用惩罚性计息策略(相对于银行存款)来限制对中央银行的持有。这种利率分层策略得到了中央银行的广泛认可。分层付息的实施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复杂性。例如,在不同账户间进行支付和线下支付时,需要考虑到支付对象可能超过限额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的DC/EP设计还采用了根据身份认证的不同级别对钱包设置不同交易限额的策略。
第三,考虑到非中介化会导致长期廉价资金来源的流失,欧洲央行计划为商业银行创造新的长期优惠贷款工具,以弥补银行在长期廉价资本方面的损失。
第四,CBDC仅用于替代M0情景,如小额支付和零售支付,以限制其对M1/m2的替代。这相当于央行放弃使用《中央银行法》来监控银行存款的使用和流动(AML/CFT/CPF情形除外),这自然保持了银行创造和分配货币用途的现有特权。
2.4以bigtech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
2.4.1;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货币的竞争范式:解构和捆绑
数字货币的典基础技术包括点对点传输和智能合约技术。点对点传输允许无需调解的价值交换,智能合约允许业务逻辑的自动执行,例如两种数字货币之间的汇率自动转换。在这两种典技术的支持下,两种数字货币之间的转换可以降低成本、更快和更好的用户体验(自动执行)。因此,数字货币可以专注于一定的角色(如USDT专注于稳定价值的交换媒介,比特币专注于价值存储等)参与货币竞争,而不是作为价值存储的三重角色参与货币的“综合性”竞争,交换媒介与计价单位,即货币解构。
数字货币通常与其网络平台的经济活动、数据分析和用户基础捆绑在一起,从而获得所谓的“数字优势”这就是bigtech展示的DNA商业模式。
2.4.2;
Bigtech和数字货币区
典的bigtech以支付为出发点,构建私有网络平台和闭环生态。Bigtech希望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广泛的经济活动,使其私有平台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平台。Bigtech垄断了其私有平台上生成的所有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Bigtech还形成了贸易壁垒,并为用户设定了退出成本。Bigtech不仅构建了一个生活方式平台,还构建了其他金融服务,如贷款、保险和金融管理。Bigtech颠覆了传统金融业的组织结构,从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向以支付为中心转变。在bigtech,银行业务已成为其子公司。Facebook的Libra利用跨境支付切入传统银行业和公共部门的核心领域:货币发行。
Bigtech在自己的私有网络平台上提供私人支付工具和货币(尽管以法国货币为基础),这些网络以数字形式支付和交易,这是“影响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未来形式——数字货币区的**颠覆性的概念”“数字货币区”是由Markus K brunnermeier、Harold James和Jean-Pierre Landau在他们的论文“货币数字化”中提出的。与数字货币区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数字美元化”,即一个经济体的法定货币被其他数字货币取代。在经济或社会上对大数字货币区开放的经济体尤其容易受到数字美元化的影响,即使是那些货币稳定的国家。每一个经济体的公共部门都有不同的策略来应对bigtech的私人数字货币倡议的挑战,这对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未来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igtech的私有网络平台是最典的数字货币领域。通过加强bigtech私有网络平台与法定货币(包括支持CBDC和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互动,可以将多个数字货币区互联,形成一个超级数字货币区。未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最有可能的格局是存在三大数字货币区,即美元、人民币和欧元。数字货币领域的核心要素是具有DNA商业模式的bigtech。笔者在短评中指出,“数字货币的最终决定力是人口基础和跨文化吸引力”因此,未来可能会出现“***数字货币区”
公共部门对bigtech有着复杂的看法。一方面,bigtech是一个经济体数字经济和数字货币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在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中,bigtech有助于维护自身的数据、金融、经济甚至国家**。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中美在提克托克问题上的斗争是一个精彩的评论。另一方面,公共部门需要意识到,bigtech垄断的市场力量有能力提供、影响甚至支配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当使用这一权力可能造成市场壁垒和分离,损害消费者利益,排斥其他市场参与者。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有着世界影响力的大技术。美国的监管策略是通过bigtech,特别是美元的霸权,放松国内监管,扩大其在数字世界的影响力。这引起了美国以外经济体(包括欧洲盟国)的高度警惕。中国的bigtech有一定的全球扩张,但由于中美对抗可能会遭遇严重挫折,中国对bigtech的监管也更加有效。
2010年中期以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公司推动的支付创新,包括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金使用量大幅减少,行业高度中心化。2019年,支付宝集团和腾讯集团支付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两个份额。截至2020年9月,流通货币现金比重不足4%,一线城市现金流水平较高。流通中的现金比例不到4%。两大科技之间形成了专用网络平台和支付金融基础设施,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活动和闭环生态。平台间缺乏直接的互操作性,对跨网交易形成了很高的壁垒,客观上提高了用户的退出成本,造成了市场的垄断和碎片化。
比格泰克也通过金融技术创新逐步进入货币发行领域。蚂蚁和腾讯通过将货币市场基金份额与第三方支付挂钩,实际进入人民币发行领域。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非存款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纳入广义人民币M2统计。按照蚂蚁集团货币市场基金产品1.22万亿余额宝计算,占人民币m2发行量的0.5%。然而,bigtech在消费者基础上的优势导致了大量零售存款的流失(与上述“去中介化”相同)。比格泰克的支付业务积累了大量准备金,但缺乏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相应监管,这也使得比格泰克(与传统银行等相比)具有不平等的利润优势(或“监管套利”)。基于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的支付方案也存在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但**的担忧来自于bigtech的垄断市场势力,这导致了数据权的垄断、与传统金融机构压倒性的议价能力以及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排斥。由于“现金使用下降趋势”和“货币市场基金与第三方支付联动”的创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地影响大量的流动性,中央银行的货币权威受到损害。因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并随后出台了DC/EP作为应对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上支付结算,切断银行与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渠道,建立互联网互联平台,这削弱了bigtech垄断数据的力量,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央行还向商业银行收取第三方缴纳的准备金账户,取消准备金利息,并逐步将准备金率由最初的10%提高到*,从而消除了bigtech(和其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可能占用准备金利息的可能性以及挪用准备金(以其他方式)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央行还将货币市场基金单只日提取限额定为1万元,有效缓解了货币基础与第三方支付工具联动的流动性风险。在大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其持有必要的金融服务许可证,按照“同一业务、同一风险、同一监管”的原则,接受与传统金融机构同等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在华DC/EP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人民币货币权威,消除市场壁垒和分化,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亲自进入”抢占和替代第三方支付行业。首先,为了应对现金使用量下降的趋势,中国人民银行需要考虑一种新的支付工具,这种工具必须足够方便、快捷和安全,以增强央行货币对公众的吸引力。其次,由于DC/EP是法定货币,bigtech的私有网络平台必须提供支持DC/EP的选项,这样可以减少bigtech造成的跨网交易壁垒,消除市场分割,保护消费者利益。第三,DC/EP的发行将明显削弱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两大巨头,这将客观上使第二、第三梯队的市场参与者受益,从而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2.4.3;
国际监管界在公私边界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国际央行界的共识是,应该对私营部门进行监管和鼓励,而大多数创新都是由私营部门推动的。bisih首席执行官Benoॕtcœuré明确表示,“货币生态系统必须是公共和私人解决方案的混合体。技术变革通常来自竞争,来自私营部门,而不是来自公共部门。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创新将由私营企业提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主席Tharman shanmugratnam表示,由于新技术和创业精神的激励,“私营部门的一系列创新支持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表示,“私营部门也可以参与数字货币体系,但要有公共精神。”
尽管国际中央银行同意私营部门可以参与数字货币,但它们仍然同意中央银行只应为货币体系提供以下支持作用:确定账户单位;货币支付的最终结算;通过“贷款人”的角色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为支付系统制定标准和监管。
因此,在货币数字化的大潮中,平衡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是非常重要的,但国际央行界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界限有不同的理解。
“数字货币系统将是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混合体,将面临严格的公共监管,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部门将成为基础设施和所有数字代币的提供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依靠市场驱动和平等竞争。央行的重点是提供基础设施,减少对人民币使用的限制,让市场决定使用哪种货币。英国央行副总裁兼bis/CPMI主席乔恩•坎利夫(joncunliffe)在其重要讲话中表示,“是时候谈谈钱的问题了”为了界定CBDC的功能,我们需要讨论“公共与私人的边界在哪里”他认为,货币的形式一直在演变,货币形式变化的影响超出了财政和经济的范围,政治当局必须参加关于“公共部门的作用”的讨论。英国央行总裁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在“重塑(实现更大的自动化)”的演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央行可能参与这一(新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但央行的作用从何开始和结束?”?
各国央行认识上的分歧,与各国经济体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和社会治理方式密切相关。对新加坡而言,其小国和出口导向经济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合作/平衡而非主导来推动其数字货币进程。对中国来说,基础设施的主导地位反映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愿望。但英美两国的金融治理理念几乎完全相同,因此权力制衡将严重倾向于私营部门。
2.5货币与金融
2.5.1;
货币体系的弹性与纪律谱
货币和金融始终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反映了现代货币制度的纪律性和灵活性。过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因此大多数央行都会强调“独立性”主要经济体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在“央行独立性”和“财政弹性”之间保持平衡。“财政弹性”和“央行独立性”被视为货币体系“灵活性”和“纪律性”的两端,对应着从“和谐”到“对抗”的两端。由于各自的特点,美国、欧洲和中国在频谱中处于三个位置,如下图所示:
尽管美联储声称独立于政府,但几乎从未公开与美国财政部争论过。他们为华尔街资本提供了非常和谐的服务。今年新疫情爆发后,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率先达成2万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
中国央行和财政部一直在争论货币问题、政府赤字和央行独立性。从学术媒体的诉讼到会议和论坛上的公众不满,争论异常活跃。你可能还记得几个月前他们之间爆发的“现代货币理论(MMT)”辩论。从气势和媒体报道的角度来看,金融科学院院长刘晓波几乎孤军奋战,接受众多央行官员和经济学家的反复挑战。这场巨大的辩论以“1万亿特别国债和1万亿财政赤字”告终。双方都可以说他们有各自的优点。因此,从中央银行到中央银行最终的财政独立性,虽然时间有限,但基本上都是有争议的。
欧元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超级**货币,研究欧元足以了解超级**货币的利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欧洲央行是世界上最独立的中央银行。央行独立的国际趋势:欧洲央行观点指出,由欧盟28个成员国缔结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赋予欧洲央行机构、职能、人员和金融独立性,其法律基础以欧洲法律的**层次为基础。欧盟19个欧元区国家的货币政策统一到欧洲央行。欧洲央行不接受欧盟政府和成员国政府的任何指示,但财政政策仍属于欧元区国家政府(财政部)。这是欧元区货币与财政对抗,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洲央行的权力精英一直试图建立统一的欧洲金融体系,但一直没有取得进展。今年新皇冠疫情的爆发,出乎意料地成功迫使欧元区政府**联合起来,启动了7500亿欧元的“欧洲复苏基金”,**向世界展示了欧元区财政统一的前景。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下跌,欧元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5.2;
CBDC可能会打破货币与金融的平衡
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支持下,CBDC可能会打破货币与金融之间的平衡。
在一些独特的情况下,如针对新的流行病向特定群体提供补贴、UBI(全民基本收入)、养老金或生计,CBDC可以帮助政府有效、快速地向特定群体转移资金,并监控资金的流动和使用,以减少损失。当然,这需要国家数字识别计划的合作,例如。这种财政转移可能会模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界限,从而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有些场景更有趣,更有争议。例如,前段时间,中国深圳市地方政府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人民币数字红包测试计划,用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发放人民币数字红包。地方政府经过跟踪、收集、消费、流通、回收、统计分析,可以探索出有针对性的财政刺激计划,针对特定群体、地区、行业和行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财政手段更加多样化、**化、精细化。可以预见,在未来,基于CBDC可编程性的应用,地方政府“操纵”CBDC实施精细财政政策的能力将与“土地财政和技术”一样重要。深圳的尝试是货币还是财政?有人说,由于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属于财政政策范畴。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未来央行独立启动类似操作,如何界定货币与金融的真正边界?此外,中央银行拥有、获取和使用测试产生的所有数据的唯一权利,地方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都无权。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未来央行是否会垄断这些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形成一个拥有超级货币和金融能力的“中央银行”?或者这些数据可以在央行和金融、民生等系统之间共享,也可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共享。谁拥有这些数据的所有权,它们共享哪些系统和表单?这为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纵观中国国家层面,CBDC将给中国金融带来哪些变化?中国的特点之一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如东西差距、南北差距、沿海内陆差距、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等。中国政府一个鲜为人知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财政转移来消除这些差异,这就是财富创造后的“再分配”过程。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再分配”是任何货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财富创造的过程是不公平和不平衡的,这也是任何原始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都不能成为真正的货币体系的原因之一。欧元区的核心问题是南欧穷国与中西欧富国之间的差距。有钱的亲戚不愿意“帮助”穷亲戚。这一次,他们终于在“瘟疫”面前第一次团结起来。但中国政府有很多方法来解决类似问题,包括许多财政“再分配”或非金融手段。我国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诸多损失,如截留、挪用、腐败等,但即使在广受诟病的低效率下,中国仍然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有效平衡国内巨大的地区差异。想象一下,当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支持的DC/EP成为财政转移的主要参与者时,这些损失可以大大减少。中国的财政效率能提高多少?考虑到我国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和DC/EP带来的财政支付和转移支付体系效率的大幅提高,我国未来的财政空间是无限的。
回**币政策。新增资金的10%、10%和80%分别用于生产性投资、消费性和投机性投资。过多的新增货币用于投机投资是现代货币体系的顽疾,也是债务积累的根本原因。因此,控制货币的分布和去向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货币的创造和分配是一种特权,可以迅速塑造一个经济模式,”理查德·沃纳说,“量化宽松”概念的创始人、《日元王子》一书的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和东亚经济体(包括韩国和日本)的央行是很好的参与者。他们实施的所谓“窗口指导”,就是中央银行直接引导商业银行对特定行业的信贷投放,这也是所谓“产业政策”的一部分。沃纳(Werner)、迈克尔·库姆霍夫(Michael kumhof)(英国央行研究部主管)、阿代尔·特纳(Adair Turner)(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新经济理念研究所前主席)和迈克尔·哈德森(Michael Hudson)都称赞了中国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在过去4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但“窗口指导”实质上只是事前指导和事后审查。商业银行有**的理由违规欺诈引导资金投机性投资。然而,CBDC将成为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变量,使中央银行有权对资金流动进行事前和事中控制。
西方央行是否梦想拥有这样的权力?恐怕不行。首先,西方金融监管的理念是“自有市场”,中央银行引导货币流向的做法**是“政治上不正确的”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央行已经悄悄地在一些领域实施了“窗口指导”,比如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工具。其次,西方银行(包括中央银行)不想控制货币流动,抑制资金流向资产投机,因为它们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债务经济推高资产价格。他们没有解决金融危机的真正动机。西方央行的核心使命大多是“通胀目标制”,而不是充分就业。这一概念的直接后果是通过广泛的操作鼓励资产价格泡沫,使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成为世界**富豪的盛宴。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症状是普通家庭、企业和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利息。作为债券持有人(包括银行),他们是世界上**的1%甚至0.1%的人。他们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来自新经济思想研究所(neweconomic thinking Institute)的数万亿covid-19资金援助在哪里?》这场讨论深刻揭示了富人阶层在金融危机中致富的事实。
因此,只有东部的中央银行才能让CBDC发挥货币创造和分配的作用。结合近半年来关于MMT的热议,事实上,对MMT的批评大多是针对MMT的滥用和滥用。四位经济学家联合发表的《MMT的使用与滥用》一文,还原了MMT的理论基础和政策目标,即利用政府预算赤字来增加经济中消费和投资部门的需求,从而保持充分就业。然而,在美国政府的MMT实践中,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特朗普减税、冠状病毒金融救助和奥巴马银行救助,带来了巨额联邦预算赤字,但并未向经济注入资金,为新的直接投资、就业提供资金,工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比之下,政府创造货币和量化宽松政策只是流入了金融、保险和房地产行业。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赤字产生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和消费以维持充分就业,而是进入火力行业推高资产价格。如果将中央银行合并为允许政府赤字产生的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和消费,并限制其流向投机性投资,那么中央银行(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政府)或许能够驯服“金融危机”
有些人可能会批评作者对“中央控制”的迷恋。这真是个错误。事实上,它并不迷恋任何东西。笔者既不是央行官员,也不是专业学者,“中央调控”的权力不会落在作者身上。笔者仅从纯粹中立的角度进行学术讨论。此外,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的货币体系都是中央计划的产物。无论是北京的***或城坊街,还是华尔街、伦敦金融城或法兰克福干流,甚至比特币,都只是人为/中心化计划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货币流动控制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但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因此,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是,CBDC是否可以成为“再分配的最终工具”,还是MMT的(理想)目的地?
2.6用户支付习惯/偏好的变化(尤其是跨境支付)与支付系统的缺陷
2.6.1;
用户支付习惯的改变
近10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消费者对非现金支付、非接触式支付、在线支付、远程支付、跨境支付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快捷、便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更安全、成本更低的支付服务。今年新皇冠疫情的爆发或多或少加速了支付领域的这些趋势。
不同经济体的用户支付习惯和偏好的变化是不同的。中国的中国一线城市比欧美用户更注重隐私。例如,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经“超越”因此,我国现金使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中国的一线城市一直“高度无现金”连乞丐都拒绝用支付宝乞讨现金。但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由于偏爱隐私保护,现金的使用并不一定减少。一些欧洲国家,如丹麦和瑞典,接近“无现金国家”丹麦甚至立法允许商人合法拒绝现金。
2.6.2;
改善现有支付基础设施
所有这些变化的核心是跨境支付。传统上,跨境支付主要通过**银行机制,**银行业务一直呈下降趋势。众所周知,跨境支付速度慢(有时需要10天才能完成)、费用昂贵(尤其是小额汇款,其费用可能占汇款总额的10%,而世行一直预计小额跨境汇款的成本低于7%),不透明,用户体验差。一般来说,在这里受到批评的原因是不同支付系统的技术、不同国家支付系统运行周期的错位以及法律,但Libra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与市场结构有关的,因为消费者没有太多选择”
因此,当Facebook切入全球稳定币来解决跨境支付之痛时,Libra称“尽可能多的汇款(跨境)几乎是免费的”时,Libra赢得了全世界的共鸣,并敦促全球央行界审视自己在支付方面的不足。
因此,世界各国央行首先改善了以经常账户为基础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多数央行都大力拓展第三方支付服务,允许新的非银行支付服务提供商进入央行的结算账户,以促进它们与银行的竞争。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可能是最显著的。作为世界第三大支付平台之一,腾讯支付作为全球第三大支付平台,在2018年已经取得了270个牌照。其次,多数央行也在大力改善国内支付系统,通过大幅提高速度和降低成本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以活期银行双账户为基础的支付系统中,快速零售支付系统得到迅速普及。到2019年底,有45个辖区拥有快速支付系统,预计很快将增至60个。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无疑是全球央行的模范学生。早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推出了第二代现代支付系统,解决了国内支付快速、低成本的问题。欧元区将于2018年底推出。尽管tips是欧元区内一个低成本、实时的支付系统,但遗憾的是,它只是一个低成本、实时结算的支付系统后端。欧洲人仍在等待泛欧统一支付前端。在turtle speed的国内支付服务面前,美国人的自豪感消失了。美联储自己的快速支付系统fednow要到2023年或2024年才能使用。我们不得不说,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太强大了。
Swift是跨境支付领域**的黑天鹅。它不仅缓慢而昂贵,而且是美国玩弄“长臂管辖权”的利器。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如朝鲜、伊朗和俄罗斯,注定要失败。现在,中国被称为“掠夺者”,甚至是与伊朗保持贸易关系的欧洲盟友。
作为**学生,中国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2018年初升级到第二阶段,最终实现了全球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数字人民币也有望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的一部分。毕竟,作为一种数字人民币,它更容易渗透地理和司法/货币边界,在国外更容易获得、更容易使用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有利于人民币在国际环境中的采用。CIPS与未来海外使用的数字人民币一起,将更加强大。作为一个模范学生,中国给地球村所有希望摆脱美国对他国美元经济的快速监控和实施长臂管辖的学生带来了希望。
美国的欧洲盟友英国、德国和法国仍然希望与他们的头号敌人伊朗保持贸易关系,因此他们必须与伊朗建立一个独立的支付系统——欧洲-伊朗结算机制,以防止美国人在发疯时甚至自理。到目前为止,比利时、丹麦、芬兰、挪威、荷兰和瑞士都加入了这一体系。看来,欧洲盟国与美国的老大哥并不一致。
2.6.3;
CBDC对跨境支付的支持
跨境支付已成为国际社会在2020年的优先事项。GSD和CBDC都是加强跨境支付路线图的基石。虽然许多CBDC项目和试点项目侧重于国内情景,但许多双边实验已经证明CBDC用于跨境支付的可行性,例如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加拿大银行和MAS、泰国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
多个cbdc在跨境场景中的互操作性,无论是跨境还是夸拉货币支付,都将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在技术层面,必须遵循共同的电文标准、共同的识别标准和重叠的工作时间。其次,可能需要共同的业务安排,例如为某些付款指定结算**。国际清算银行已经将XRP作为跨CBDC结算工具进行了测试,Libra的多币种稳定币LBR也可用于此目的。第三,不同的系统需要连接和集成,因此基础设施需要在不同的cbdc之间共享。例如,Libra假设未来跨国央行可以共享Libra网络,并在其上直接发行自己的CBDC,因此不同CBDC系统之间的连接是很自然的。第四,我们需要协调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以避免避税、监管漏洞和监管套利。第五,CBDC的跨境访问和流动可能会对双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产生影响。我们可以进一步阅读“强势货币对弱势货币”一节。
2.7货币金融体系固有的不稳定性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
本文阐述了信用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即“债务偿还的确定性”与“有息债务的不确定性”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债务积累。这与海曼·明斯基的理论是一致的,阿代尔·特纳在2016年新经济思维学会年会上就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稳定发表的主旨演讲也是如此。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失效,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成为“新常态”,如多轮量化宽松、前瞻性导向、零/负利率等,今年爆发的新皇冠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也正在接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极限。例如,卷宽度升级为“无限宽度”,但效果仍然有限。因此,当CBDC作为一种新的中央银行货币出现时,一些中央银行就开始考虑CBDC作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行性。但由于不同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不同,对于是否将零售CBDC作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不同的看法。
欧元区十年来一直在与负利率作斗争,目前的政策利率为-0.5%。欧洲央行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功夫之后,不可能逃离生活。CBDC可能是“死马当活马医生”欧洲央行“数字欧元”报告分析认为,通过设定数字欧元利率,可以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直接影响非金融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选择。但这种机制的力量还不清楚。这一机制的理论前提是,如果现金消失,CBDC的引入有助于消除零利率下限,拓宽货币政策选择。根据bis/CPMI发布的CBDC,“CBDC和现金将长期共存。”在数字欧元不会取消欧元现钞的前提下,欧洲央行仍将把CBDC作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考虑,这可能侧重于CBDC总量控制的可行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我们应该珍惜宝贵的货币政策空间”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EP并不是一种可选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DC/EP虽然主要是现金M0的替代品,但作为一种数字形式的央行货币,DC/EP的流动速度比现金快得多,不知道有多少倍。想想你钱包里的现金或私人资金的使用频率?如果你比较一下你的信用卡或支付宝支付方式,似乎没有钱花,但钱不见了。这就是实物现金和电子/数字货币流动速度的区别。因此,DC/EP有利于现金的快速回流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此外,根据小道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测试民生和**生活保障,以及中小企业信贷情景。前者是为了确保财政资金快速有效地到达特定群体,避免浪费;后者是为了避免将资金挪作他用。两者都与货币政策的准确性有关。如前所述,使用这些信用证/每股收益可能使中国人民银行能够缓和“金融危机”,并显著提高货币和财政效率。
信心十足的美联储一直在探索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长期以来坚持认为,它不会将负利率或零售CBDC作为零利率下限问题的解决方案。事实上,我们现在知道,美联储就像高中时“白天装x看报纸,半夜刷考题”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假学霸。美联储早就知道美国即将陷入另一场衰退,因此一直在秘密修订货币政策框架。2019年年中启动“充足储备框架”,重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但坚决否认这是新一轮扩容。今年的新皇冠疫情彻底打乱了美联储的欺骗性计算,使这次衰退提前到来。美联储毫不犹豫地脱下裤子,开始了零利率、无限宽度的操作,从而把整个金融市场都吃进了资产负债表。最近,一种新的“平均通胀目标”被提出。我们认为,美联储可以在传统货币政策框架内解决问题。然而,也有人持悲观态度。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newyorkfederalreserve)前行长比尔•达德利(billdudley)最近写道:“美联储真的濒临断粮的边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8中心化权力与个人权利
CBDC赋予货币系统的中心化部分更多的控制权,区块链技术提供可追溯性和防篡改功能,使中央权力能够获得链上每一笔交易的细节。这改变了传统现金的匿名性,削弱了用户的隐私保护。
因此,在CBDC概念产生之初,隐私保护一直是各国央行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传统上重视用户隐私保护的欧美国家。但隐私问题被放大了,央行并没有像普通人期望的那样重视用户隐私。当单独讨论隐私问题时,隐私保护在政治上总是正确的,但在需要权衡时,隐私总是首先要妥协的对象。各国央行在这一问题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掩盖程度不同。
中国央行甚至在没有正式“公众咨询”的情况下为公众做出选择,用“可控匿名”取代现金的**匿名性。中国人民特别有耐心,对政府高度信任。他们不反对这种“隐私降级”今年新莞疫情爆发后,个人路径的收集和集约利用已成为防疫的标准措施,并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当人类集体应对高度未知的疫情时,个体往往更容易放弃和牺牲自己的个人权利。DC/EP的“可控匿名”是一个完美的搭便车。
2020年初,欧洲央行行长在评估欧洲央行发行CBDC的优势时表示,“隐私是欧洲央行发行CBDC的优势,也是我们唯一的优势。”潜台词是,作为欧元区的货币发行机构,欧洲央行的公信力**,每个公民都可以无条件信任欧洲央行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的承诺。毫不奇怪,数字欧元报告反映了与中国央行类似的“可控匿名性”
美联储董事多次谈到CBDC,称美联储在加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保护用户隐私之间面临着复杂的平衡。但当美联储决定CBDC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时,隐私保护就不再提了。历史总是重演。2002年通过的美国国土安全法赋予警察更大的权力来监控互联网或监听电话。公民只需要无条件地相信“政府会严格保护公民的隐私”
央行界还有一个共识,即CBDC加强了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因为在过去用户使用存款货币时,商业银行已经掌握了用户所有的交易明细。商业银行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确实有不良记录。例如,今年中信银行违规向第三方提供储户个人信息,监管部门对其进行重罚,以儆效尤。央行认为,当用户更多地采用CBDC时,数字交易信息对央行是可见的,而对商业银行是不可见的。央行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比商业银行可信得多,因此用户享有更高的隐私保护。这种神圣的逻辑来自于大国际中央银行团体,这令人惊讶。
此外,作为货币体系的中心力量,央行自然倾向于扩大权力。这种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好的。但是,没有一种制度和技术能够完全避免中央力量的邪恶。因此,回到作者在《区块链对人类社会治理的意义》中提出的问题。
现在的答案是,没有解决办法。“中央集权与个人权利”的冲突是长期存在的,但由于个人权利总是被牺牲,这种冲突从未达到平衡。事实上,这一部分是一个伪命题,只是为了文章的完整性而存在。
3监管共识与全球稳定币的天平趋势
3.1全球稳定币的监管迷雾与天秤座的命运
七国集团的联合声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官方全球稳定币都表示,“任何全球稳定币都不应该被激活,除非它得到充分的监管”全球媒体普遍将F和G7解读为Libra的推出。然而,笔者在《DC/EP vs Libra全球数字货币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以下简称“DC/EP vs Libra”)一文中预测“Libra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有读者断言“天秤座没有出路!”也有一些好人忙着写文章“天秤座对其他全球稳定币的教训”作者真的错了吗?
等一下。笔者一直坚持用情报分析的方法分析数字货币的国家战略。依靠**的新闻报道做信息分析会失去“砖头产业”中美在全球稳定币中的烟雾弹是一场虚幻、真实、精彩的情报战。
9月初,bis/CPMI秘书长和Libra首席经济学家通过“数字货币与支付”在线会议讨论跨境支付和Libra项目进展。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玩得很开心,更像是战友而不是猫和老鼠。作者的一个好朋友,很好,一直为MAS提供技术服务。令人惊讶的是,各大银行(新加坡)都非常欢迎天秤座。平均而言,每家银行都准备了近1000万美元的预算来整合Libra网络基础设施,因此朋友们在过去的半年里收到了软钱。今年12月,在MAS和Libra的支持下,我的朋友们将携手各大银行,向全球金融机构展示。如果你更勤奋,你可以观察到Libra已经在10月17日发布了v1.0.0代码,这不再是一个测试版本。
所以一定少了一些重要的东西。**,笔者在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一份不起眼的文件,这是关于全球稳定币的公众咨询反馈。文件澄清,“任何全球稳定币项目在得到充分监管之前不应启动”的建议,并不妨碍在相关管辖区有关当局的适当监督下,建立一个概念证明或实验性稳定币项目。结合对“DC/EP vs Libra”的分析,瑞士金融市场管理局(FINMA)就是所谓的“相关管辖权的相关当局”FINMA负责向Libra发放支付许可证。”“基本上,如果天秤座想经营一家银行,那(金融市场管理局的执照)就是它所需要的,”天秤座首席经济学家ChrisTian说。据推测,FINMA学院由多家货币当局和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在“天秤座货币篮子的构成和权重”中有发言权。笔者推测,组成FINMA学院的货币当局是美联储C6和C9货币互换协议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拥有FINMA研究所的决策权,就像美联储在IMF/WB中有发言权一样。
所以答案终于解决了:今年12月天秤座将低调推出,明年将大规模推广。考虑到Libra目前在反洗钱方面严重不足,由于零售用户的反洗钱要比机构用户的反洗钱复杂得多,因此首先要开展机构业务,反洗钱后零售业务需要加强。
3.2监管和监管视角
根据英国央行总裁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和金融市场协会(FINMA)首席执行官马克•布兰森(mark Branson)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金融技术周(financial technology week)上就天秤座的监管问题发表的演讲,我们可以拼凑出七国集团目前对天秤座的监管预期。
首先,天秤座被视为一个“系统的支付链”GSC在系统支付链中的使用,在价值稳定性、法定债权的稳健性以及以法国货币平价赎回的能力方面,还没有达到商业银行的标准。也就是说,全球稳定币不能保证随时兑换成法定货币,在经营实体破产的情况下,对收款人和消费者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和保护。
其次,即使GSD拥有**支持资产,仍存在重大的市场、信贷和流动性风险。这种担心是合理的。天秤座声称“没有转换的**期限”严格说来,与随时兑换成美元现金的承诺相比,即使储备在3个月内,美国国债仍存在流动性风险。Libra的储备结构与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相似。与中国人民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货基+第三方支付联动)方面相比,单货基账号设置了日提现限额上限,这是流动性风险的缓释措施。在极端情况下,如今年3月的金融危机,美元国债市场出现抛售,这是典的市场风险。因此,对Libra有额外的资本缓冲要求是合理的。
第三,如果GSD想在中国开展以本币为基础的大规模业务,就需要建立实体(类似于外资银行在中国开设银行子公司的要求)。
第四,为GSD建立“一套基准预期”,以避免监管支离破碎。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跨境协调,避免监管漏洞和监管套利机会。据FINMA首席执行官介绍,FINMA学院包括约3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负责协调Libra的跨司法管辖区监管。
第五,全球稳定币的出发点应该是单一货币稳定币,“不跑就走”事实上,多种货币稳定币的前景并不一定悲观。bis/CPMI秘书长预计,“三年(2023年)将出现多货币Libra”,这与F在跨境支付方面给出的时间表一致。
让我们看看天秤座的首席经济学家是如何看待天秤座的。
首先,Libra专注于解决支付问题,而不是货币发行。
其次,Libra将满足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充足率和缓冲要求,这似乎超出了当前支付系统的标准预期。Libra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虽然较窄,但它与Libra的充足率要求相似,因此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也较严格。
第三,天秤座在反洗钱/反恐融资方面做得不够。MAS技术供应商朋友传递了同样的信息:Libra消费业务需要增强AML/CFT等功能,因此企业端功能将首先上线。
第四,Libra使用当前的储备结构(三个月内的短期国债+现金等价物)是为了减少任何信贷和市场风险造成的损失。还需要考虑利率冲击的流动性风险和与网络运营相关的操作风险。当CBDC在Libra网络上可用时,它将直接切换以消除任何储备管理风险。
第五,从经济学角度看,该协会的运作类似于标准制定组织(注: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分布式治理继续增加成员扩展和扩展的透明度。
第六,出于反洗钱/反恐融资的考虑,Libra更新后的白皮书放弃了无证网络的计划,而是采用市场设计、拍卖设计等广泛使用的经济概念,再现了无证网络的一些良好经济特征。
3.3了解七国集团在全球稳定币中的多重特征
读者可能会被七国集团(G7)关于全球稳定币的立场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所迷惑:公开承认私营部门创新在提高金融服务供应效率和金融包容性方面的好处,但也要高度警惕潜在的金融稳定风险,因此,反对在监管不到位之前推出全球稳定币;私下里,在天秤座看来,这与私人部门的全球稳定币密切相关,音乐是黑暗的,绿灯是亮的。如何理解这种划分?
媒体的基本作用是塑造受众的认知,而信息公开是信息源希望公众知道的。那么七国集团到底想让世界知道什么,又不想知道什么呢?
我们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七国集团首先有效协调全球稳定币问题,因此,在所有相关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全球稳定币在七国集团内部将处于“被压制”状态。G7作为一个谨慎、开放和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浮出水面:它鼓励私营部门创新,同时保持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广证不想知道这些背后的事实。首先,七国集团抢占了全球稳定币标准的主导地位,而全球稳定币标准本应在G20/F国际合作与协调框架下,不包括中国。它还意在通过“强化服务美元的战略目标”和“加强人民币的战略目标”来“侵蚀美元的战略目标”和“服务于中国的商业模式”《DC/EP vs Libra》一书的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次,全球稳定币项目可以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主要是中国)运作。在获得“试运行”经验的同时,可以“替代人民币”削弱中国的货币**,损人利己。这笔交易非常划算。三是不应鼓励两国金融创新。瑞士FINMA解决牌照问题,新加坡MAS繁荣金融市场生态,Libra从推出之初就可以获得某种“全球合法性”和相对完整的生态。在2019年底完成的《继承与创新》一书中,作者明确指出,“Libra将首先在瑞士和新加坡推出”
总的来说,天秤座很有进取心,但却形成了“天秤座因为创新而受到严格监管”的全球舆论,引起了广泛的“同情”美国成功地隐藏了其(进攻性)数字货币战略。
4G7主导CBDC国际标准
与中国人民银行在DC/EP中的积极势头不同,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在CBDC问题上经历了一段争论和纠结的时期。在CBDC概念的早期,西方各国央行对CBDC高度警惕,因为它对银行的“非中介”效应、潜在的金融稳定风险和个人隐私。之后,他们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探索缓解措施,如CBDC总量控制、灵活计息和限额策略、替代贷款工具、限制CBDC替代M0情景等,以缓解银行的焦虑情绪。由于对中国人民银行在DC/EP领域的先行者优势的担忧,金融力量东移。西方各国央行对CBDC的态度逐渐由排斥、谨慎转向积极,开始认真考虑发行CBDC的可能性,并组团争夺CBDC标准的制定权。
西方对中国DC/EP先行者优势的焦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先行者有权在标准和制度方面发言。标准覆盖技术选择(如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技术架构、传统账户与区块链、通信报文格式、个人身份识别方案、运营周期安排等)、系统互联模式、跨境业务标准、法律法规框架等,系统包括CBDC与M0的关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模式、中央银行对居民隐私的处理。第二,先行者通过数字中央银行货币获得“数字优势”,打破了传统的货币平衡,可能威胁到后来者的货币**。
因此,西方央行在BIS/CPMI平台上组织了一个CBDC小组,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想法:美国试图全面压制中国,CBDC自然不能被忽略;欧元区的德国和法国担心中国的先发优势和标准话语权;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吸引西方国家遏制中国。CBDC是CBDC七国集团的**工作成果,它定义了三个基本原则:不干涉或损害央行维护货币金融稳定的使命;与现金和储备长期共存;创新和效率。”“与现金长期共存”可能是最现实的原则,它限制了中央银行在探讨个人(隐私)权利方面可能存在的空间和潜在危害程度,也限制了中央银行作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性。不出所料,作者预计七国集团将批评中国人民银行“缺乏国际协调、独善其身、危及国际金融体系安全、缺乏透明度”,并称“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样子”
尽管七国集团在标准层面将中国排除在外,但它不具备在经济和金融方面与中国脱钩的能力。特别是欧元区等国家也希望同中国深化和巩固双边关系。
总而言之,七国集团在跨境支付、全球稳定币和CBDC三个领域引领了标准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参与了第一个项目,并被排除在后两个项目之外,但第一个项目与其他两个项目密切相关。这说明了两个事实:七国集团的目的是削弱中国的先行者优势,在制度和标准上争夺话语权;七国集团不想脱钩。这两种模式符合上述美元主导的分级国际货币体系。毕竟,全球稳定币和CBDC只是过去货币的新的实物形态,短期内不会改变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面和格局。
5中美数字货币的战略决策与发展趋势
5.1美国:最成功、低调和老练的攻击者
美国数字货币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包括中美之间的冲突、为吸引国际资本而放松金融管制、通过公私合作实现全球货币稳定和在数字世界扩大美元霸权。防止人民币升值是美国的核心需求。
故事开始于Facebook发布天秤座白皮书,向全世界宣布了它的伟大理想,即创建一个新的货币体系,“服务于那些不享受全球金融服务的人”笔者早就看穿了天秤座是披着羊皮的狼。从2019年6月至今,天秤座的预言几乎没有失败。
这就是我理解的故事情节。奥扎曾梦想成为数字世界的“世界总统”,因此他找到美联储与之对话。而美联储正处于困境中,看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美联储知道会有一场战争,但它与此无关。双方很快达成共识:Libra以私人数字美元的形式巩固和扩展全球数字世界的美元霸权。因此,其战略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数字美元体系和标准。美联储的车牌不好用,因为天秤座的任务是星海。否则,PAX**在中国成为一个安静稳定的美元。一眼望去,瑞士是个好地方,因为大多数国际支付、货币和银行业的标准都是由位于巴塞尔小镇的国际清算银行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制定的。瑞士发展了金融,鼓励创新。最重要的是“政治中立”因此,瑞士的车牌具有全球“合法性”美联储安排其弟弟瑞士Libra监管FINMA,并召集一批与美联储签订美元互换协议的央行和IMF成立FINMA学院,以确定Libra的关键问题。在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框架内,七国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稳定币标准。欧洲是七国集团的小兄弟,但它一点也不愚蠢。欧元的初衷是与美元争夺货币霸权。尽管这一雄心壮志没有实现,但这两个大国现在(在欧洲)处于平衡状态。一旦Facebook赋予美元“数字优势”,欧洲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其金融、经济甚至政治**!七国集团仍然需要合理,而不是硬。事实上,长期以来,欧洲一直深受bigtech的困扰。反垄断调查、数据保**和数字税**番修复bigtech,但收效甚微。所以欧洲必须对天秤座施加足够的控制,否则美欧之间的力量平衡将落到美元,欧元可能很难生存。天秤座如何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猖獗,自然是其他人担心的问题。客观地说,七国集团很高兴看到天秤座对人民币**的影响。
美国的国内战略是尽快建立一个更加宽松的稳定币的监管机制,以吸引创新和国际金融资本。因此,美元稳定币,以及数字资产存款和交易服务,早已在美国运作。
从2020年初美联储对中央银行债券发行的“密切关注”和“积极研究”的态度已经从五年前的“积极研究”转变为“密切关注”今年8月,波士顿联储宣布与麻省理工学院就CBDC进行联合研究。作者推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应该在日本中央银行的号召下加入BIS/CPMI-CBDC集团,即“七国集团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中国的DC/EP”法国央行行长表示:“美国的做法可能是发行CBDC,但在私人全球稳定币的后端。”可以推测,CBDC主要作为后端,支持类似Libra的全球稳定币,并在共享基础设施(如Libra网络)上提供USD CBDC的互操作性。欧洲监管机构认为,Libra现有的储备管理仍存在市场、信贷和流动性风险。作为一种改进,Libra预计未来许多央行都会在Libra网络上直接发行CBDC,这可以完全消除Libra准备金结构中的任何风险。笔者推测,美联储在CBDC的态度转变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美元作为全球稳定币,削弱数字人民币的优势。
美国通过在全球多轮直播国会听证会,成功塑造了小泽和天秤座挑战美元霸权的极客英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共鸣,也预示着天秤座将在全球被采用。故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很容易看穿。
综上所述,美国通过G7抢占了数字技术标准的领先地位,削弱了中国DC/EP的先行者优势;公私部门密切合作,推动全球稳定币战略,并通过公开展示和媒体成功隐藏了战略意图。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仍有很多人赞美天秤座的远见卓识,感叹自己的悲伤,还有人坚持天秤座无路可走。美国的数字货币战略可以愚弄那么多人,美国不愧是最成功、**调、最老的攻击者!
5.2欧元区:最不屈的小兄弟
欧元与西方国家在货币问题上的重大冲突,主要包括欧洲货币与西方国家在货币问题上的战略冲突,主要包括欧元与西方货币之间的不平衡,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甚至失败。
欧洲东西方冲突的核心不是对中国的压制,而是标准主导权的争议。欧元区支付系统严重缺乏自主性,严重依赖国际信用卡计划和bigtech等非欧洲参与者,对业务连续性、技术、业务决策和数据保护、使用和存储缺乏控制。欧洲央行的“数字欧元”报告警告说,“尽管全球稳定币可能有助于创新,但它也可能威胁到欧洲的金融、经济和最终的政治**”虽然不方便说清楚,但最让欧洲担心的是,带头大哥在自家花园里横冲直撞的天秤座,只能希望在实施有效监管之前,通过F平台为天秤座“定规矩”,约束其在欧洲的大规模推广。欧洲控制bigtech的努力还包括数字税收和数据保护立法,以及反垄断调查。尽管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和金融联系正在加强,但它们仍然必须帮助“老大哥”围攻中国,抢占数字技术标准的主导权。
欧洲金融精英渴望找到保护欧洲金融**的有效手段。法国央行行长承认,缺乏源自欧洲的“全球社会网络”给“欧洲当局希望建立一个更强大、更自主和更具创新性的欧洲金融部门”带来了风险。因此,欧洲在CBDC和面向市场的泛欧支付计划方面正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这是他们难得的机会。
因此,欧洲在CBDC的理论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率先提出分层计息方案,并专门提供长期优惠利率贷款工具,以缓解脱媒效应。欧元区数十家银行发起了欧洲支付倡议(EPI),以建立一个泛欧洲零售支付前端。然而,它面临的挑战是,它能否获得一个庞大的(零售)客户群和大企业来采用。毕竟,目前的非欧洲支付系统为欧洲客户提供了非常舒适的服务。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表示,已就数字欧元问题展开公众咨询,定于明年年中结束,届时将决定是否发行数字欧元。事实上,欧洲央行拥有超越国家的独立性,其决策者不需要接受任何政府指令来做出货币决策。这一措辞只是为了为欧洲央行的数字欧元计划争取更广泛的政治支持。在《传承与创新》一书中,作者认为,欧洲应对bigtech挑战的**途径是“发行零售欧洲CBDC”
十多年来,欧元区一直在与欧洲债务作斗争。随着负利率由非常规货币政策向“新常态”转变,“新常态”逐渐失去效力。长期的“濒死”压力使欧洲央行非常愿意尝试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为什么不试试数字欧元呢?
总的来说,数字经济时代欧洲**的威胁来自大哥的家族bigtech。欧洲最终决定发行数字欧元,并推广泛欧洲零售支付计划,以应对这一威胁。同时,我们还要配合老大哥攻打中国,抢占数字技术标准的主导权。真是最不屈的小弟弟!
5.3中国:最失败的尖子生,但未来的星海
中国数字货币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包括东西方的冲突、强势货币对自身货币**的可能侵蚀、公共部门与bigtech之间的复杂均衡以及货币与金融的协调。
东西方冲突的核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并没有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而提高。美元作为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货币的比例分别为50%和60%。虽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美国的70%,但人民币作为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长期徘徊在2%左右。美元和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权重分别为41.73%和10.92%。这一差距似乎要小得多,但特别提款权在国际收支和储备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与占世界六分之一的GDP严重脱节。此外,以“数字优势”为支撑的数字美元,如Libra这样的全球稳定币,不仅会侵蚀中国的货币**,而且会越来越缩小人民币的国际化空间。
数字央行货币在国内和跨境场景下更容易获取和使用,有助于增强数字人民币对国内居民的吸引力,促进非居民的采用。数字人民币也将成为中国全球支付和清算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为避免美国监控其他国家的美元经济和实施基于swift的长臂管辖提供了一个选择。因此,中国可以把数字人民币作为提升国际实力的新机遇。
因此,在国际数字货币竞争中,数字人民币更像是一种“防御性”工具。DC/EP主要用于国内使用,而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开发另一种国际使用的数字人民币版本。
针对国内现金使用量下降的趋势和大科技垄断市场势力的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数字人民币,以维护货币权威,消除市场壁垒和分离,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在前行长***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底开始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工作。2019年6月Libra发布白皮书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20年4月进入试点运行,并宣布下一阶段“取得阶段性成果”和“扩大试点范围”中国人民银行之所以能尽早、迅速地推进这项工作,与中国人民银行较少受到商业银行的游说和“边做边发现、边解决问题”的务实精神的影响有关。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缺乏整体规划,导致不断修补。早起的中国可能会失去先发优势,而G7排斥中国,并通过领先的数字技术相关标准抵消其先发优势。中国也可能因缺乏透明度和国际协调而受到批评。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BiKi国际金融集团(bisih)行长贝诺•特•图尔(benoॕt Cœuré)发表讲话,强调“央行需要加快CBDC的协调”
做了**的学生工作,却只能收获差生的评价!
但中国是一个公共部门主导的数字货币,而不是像西方央行那样与既得利益者捆绑在一起。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CBDC的探索中没有任何禁区,比如对货币的创造和分配进行监控,协调货币和金融,从而使数字人民币的潜在收益**化。
根据我最近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逸飞的演讲《数字人民币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到数字人民币的一些变化。一是发行数字人民币的合法性。笔者10月17日在井冈山革命金融博物馆说:“由于人民银行法只授权中央银行以纸币和储备基金的形式发行中央银行货币,人民银行法将于近期修订,为发行数字人民币提供法律依据”央行于10月23日发布了这样的通知。发行数字法定货币的法律基础是全球央行普遍面临的问题,欧洲央行计划修改该法律。因此,通过对数字货币改革进程的观察,可以大致推断出中央银行在CBDC中的决心和进展。其次,范总强调,数字人民币“主要”取代了M0,这保留了用数字人民币替代部分M1/m2情景的可能性。笔者了解到,一家大国有银行正在落实央行的“政策导向”任务,即测试数字人民币用于中小企业信贷。笔者推测,在这种情景下,数字人民币不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和存款负债的进程,而只会取代新贷款的发放。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希望拥有更强的货币创造和分配能力,这有助于中国人民银行找到解决“金融危机”的关键,即“核武器”级的监管能力。第三,笔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将用于养老、**生活保障等民生情景,Convex显了决策者对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金融效率的预期。结合深圳市政府与中央银行联合实施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试验计划,笔者期望在数字人民币中实现货币与财政的更加协调。第四,测试钱包显示数字人民币的英文代码是“e-cny”,这意味着“e-cnh”可能会被保留用于离岸使用。据悉,中国央行正计划开发一种新的数字人民币,供国际使用,商业中立性更强。新版本可能由私营部门而非中国人民银行主导。这为加强数字人民币公私合作关系带来一线曙光,也意味着央行对民间版数字人民币开放。第五,范冰冰在致辞中表示,“要认真选择资本和技术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作为指定经营机构,率先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服务”因此,只有一部分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批发数字人民币。试运行后的调整,可能是为了更准确地控制数字人民币流通总量,减少去中介化效应,减少钱包等技术基础设施的碎片化。第六,范冰冰表示,央行将承担与数字人民币有关的“设计、生产、运输、仓储、取款和销毁等费用”,就像处理现金一样央行不向发行层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商业银行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兑换赎回服务费”,但尚未提交数字人民币的潜在流通成本,这里可能需要考虑商业模式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在比格泰克的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直接连接第三方支付、向央行无息托管准备金、发行数字人民币等,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特征,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因此,比格泰克将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国内外数字人民币发展的“肱骨部长”
总的来说,人民币的未来是**的!
我国数字货币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6.1挑战
首先,数字人民币作为人民币新的实物形态,将继续被排除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形成“货币孤岛”西方虽然不会与中国经济金融脱钩,但会增加人民币采用的门槛和难度,削弱人民币的国际化实力和中国的综合金融实力。
其次,七国集团成功抢占了数字支付、全球稳定币、CBDC等标准和体系的话语权,中国DC/EP的先行优势被削弱。
第三,作为西方压制中国的常规手段,妖魔化和意识形态化中国的金融监管理念和数字人民币成就。中国可能会通过IMF/bis/F等平台受到批评。DC/EP过于政府主导,缺乏市场化,缺乏透明度,缺乏国际协调,可能威胁到其他国家的货币**,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碎片化,威胁全球金融稳定,从而削弱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削弱其在金融监管和数字货币方面成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但正如NOMI PRINS在《金融力量》一书中正确写道的那样,“外国政客和媒体指责他(***)在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方面缺乏透明度。但对于这些由美国主导、往往是随机的批评,几乎没有数字证据。
第四,我国主流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与历史和现实严重脱节,这也反映在数字货币相关领域,如对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数字人民币与其他国家的数字货币之间,数字人民币与新技术垄断寡头之间。错误的思想会导致致命的后果,所以纠正这些思想是当务之急。
6.2响应
中国的应对策略包括:坚持高水平的金融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宣传、传播和教育符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实际的中国金融治理理念和理论,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推动民间版数字人民币等。
6.2.1;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多边化,提高透明度
首先,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这主要体现在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数量和人民币互换协议上。鉴于人民币被排除在美元全球货币互换网络之外,中国正在努力构建人民币全球货币互换网络。截至2020年6月,已与39个国家签订双边互换协议,总金额为3.47万亿元人民币。虽然这是世界上**的货币互换网络,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活货币互换协议。我们积极与C6和C9协议国的中央银行建立双边互换协议。例如,我们已经完成了与日本和联合王国中央银行的协定的制定。欧洲央行今年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
其次,在当前美国单边主义、利己主义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应坚持多边主义,承担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国际准则制定组织,发挥影响力。具体来说,中国可以在国际清算银行和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基础上支持巴塞尔协议III。中国人民银行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推动《巴基斯坦协定》在中国的实施,并在10月初发表声明说,“遵守巴基斯坦协议,建立反周期资本缓冲水平”是一项有意义的措施。在数字经济问题上,欧洲和中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例如,10月31日,***总书记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应积极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收等国际规则的制定。此外,***总书记9月22日在国际社会作出的碳排放承诺,以及在中国发展相应的绿色金融,也在用西方可以理解的价值观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推动中国的进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20国集团实施的“债务减免计划”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特别提款权也是典。
三是提高中央银行CBDC工作的透明度,如发布DC/EP白皮书(含英文版)等,向世界有关方面传达和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发展DC/EP的动机、价值取向和决策依据,以及开放的技术解决方案,参数和API,方便相关方开发与数字人民币的互操作性。
2.2.2;
提升我国金融治理理念
宣传、传播和教育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中国金融治理理念和经济理论。
2009年,中国学者贾根良独立提出了完整的“国内大周期”理论,这是中国“双周期”战略的理论基础。他可能是中国最**的“新自由主义”批评家。他在中国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护民族产业、**信用、内需拉动、智能工业化、国家作为创新引擎和不对称全球化。他的理论来源实际上来自于汉密尔顿、李斯特、凯恩斯和MMT,这些在主流教育中鲜见的科学书籍甚至被主流经济学批判。由此形成了中国的一大奇观:中国经济政策的支撑理论受到主流媒体和学术界的批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也是如此。
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最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杂志上写道:“新的流行病揭示了各国之间的巨大差异”,他认为“减少不平等(在疫情爆发后)需要全面改写经济规则”本文以新西兰为例,说明一个有能力的政府依靠科学和专业知识做出决策的国家,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团结和信任(包括对政府的信任)全球影响力的国家。“企业剥削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也是当今经济中竞争力量被削弱的结果”严重的不平等越来越严重。这为我们观察bigtech、其垄断市场力量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货币政策需要更加注重确保所有群体的充分就业,而不仅仅是通货膨胀;需要一部更加平衡的破产法来取代对债权人过于友好、对从事掠夺性贷款的银行家过于不负责任的旧破产法。”金融市场自由化,加剧了市场波动性和社会不平等。”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中西方金融治理理念的差异、东西方央行的不同使命、bigtech的垄断市场势力、货币与金融的对立统一等,与**所谓的“完全重写的经济规则”一致。在本文完成之前,笔者也非常荣幸地阅读并引用了**的新作。
迈克尔·哈德森对青铜时代近东货币金融史的研究,完整、清晰、完美地还原了从公元前3000年到罗马帝国灭亡近3500年历史中货币和金融的演变过程。事实上,人类文明的祖先在五千年前经历了一场周期性的债务危机,并找到了解决办法。为了应对周期性的金融危机,近东文明采取了债务取消的方法。中国的金融治理理念和公共政策选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近东文明。
因此,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成功并不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汉密尔顿、李斯特、凯恩斯、斯蒂格利茨、哈德逊、林毅夫、贾根良的经济金融思想和思想可以得到充分诠释,中国的金融治理模式可以作为西方模式的合理补充。但核心是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和媒体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至少,这些理论和新自由主义应该被赋予平等的舆论地位。在中国,我们应该加强经济学、经济史和货币史的教育,使学生知道除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哈耶克的“货币国有化”之外,还有李斯特的“标准模式”、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还有必要让更多的人在国际上了解它。通过这些学者,如彼得·诺兰、斯蒂格利茨、阿代尔·特纳、迈克尔·哈德森、林毅夫、贾根良等,他们应该通过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平台发出更大的声音。
6.3想象私人数字人民币
私人数字人民币可能是一个敏感话题,但我们需要澄清一对令人困惑的概念:货币**与铸币税。
货币**是指金融管理局代表**政府定义会计单位、发行以该会计单位计价的法定货币、提供法定货币的最终结算、作为**贷款人创造流动性以支持结算需求的权力,明确法定货币的支付体系标准并实施监管。货币当局还体现在货币当局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对以会计单位计价的货币供应总量的影响。例如,一家bigtech构建了一个私有网络平台,并在该平台上发布了以法定货币定价的内部支付工具,但该私有网络平台不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即与法定货币没有互通性),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影响到私人网络平台内部支付工具总量的供给。在这种情况下,私有网络平台损害了法国货币的货币权威。
造币权是创造和管理货币的权利,无论是内生的还是外在的。铸币税,在法律制度中,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经营货币的利润。铸币税可以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银行的利差水平;大量流动性/货币实际上是在银行体系之外创造的,被称为市场化金融或影子银行。市场化金融创造流动性的方式是利用自身资产负债表进行一些盈利行为(即低买高卖)。因此,这里的利润是一种买卖价差,即铸币税。
因此,我们在讨论民间数字人民币时,并不是要挑战中央银行的货币**,而是要让民间在中央银行的授权和监督下参与数字人民币的创建。再次,在现有模式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国内外共享铸币税权利。虽然大国有银行以国有资产为主,但中国已经有了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因此我们有一个关键的洞察:央行和私营部门(包括国际私人资本)正在分享铸币税。数字人民币只是将法定货币从传统的实物形式升级为数字/代币。因此,所谓的民间数字人民币并没有突破央行已经与民间分享铸币税的利益格局。这是一个非常批判性的见解,我与之沟通的两位央行前副行长都承认了这一点。
那么,央行讨论“民间数字人民币”的障碍是什么?首先,阻碍中央银行允许民营商业银行创建数字人民币的关键因素是:首先,货币实物形态的变化可能使央行的实证方法、工具和政策失效。举一个极为简化的例子,考虑到纸币和银行存款的约束,大多数央行都会保留一些长期应用、验证和调整的经验工具和公式(如**的泰勒公式),以支持货币决策。货币实物形态的变化会导致实证工具的不准确或失效,需要重新检验、验证和调整,甚至彻底推翻。第二,新的实物形态可能会带来过去不存在的问题和情景,比如,作为线下生息数字的人民币,如何计算利息?如何在跨境背景下实施传统货币政策?这些障碍是技术性的,随着央行在操纵新形式货币方面积累的经验,这些障碍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解决。因此,在车牌外支持“私人数字人民币”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
我们进一步拓展了“私人数字人民币”的想象。让我们回顾一下区块链的六个字符的含义。我们设想,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央行可以允许更广泛的参与者(包括国内和国际)参与造币,如果有必要,央行可以收回这一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将面临两个挑战:监管效率和许可证发放。监管效率也是一个技术问题。在旧的监管模式下,中央银行用有限的人力能够有效管理的银行业规模(数量)有限。然而,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一挑战:将监管规则以智能合约的形式嵌入到链中,智能合约可以自动发现、收集、汇总、分析、决策并触发监管行动。总之,区块链可以解决大规模协作的效率和管理问题。因此,核心问题就成了许可代表人的特权和利益分配问题。
核心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愿意与私营部门分享铸币权?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央行与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实质上分享了铸币税。换言之,央行已经与金融垄断阶层或既得利益阶层分享铸币税。财政垄断不是党的全部统治的政治基础,所以财政监督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理论上,只要不存在技术障碍(如监管效率),中国政府愿意与更广泛的私营部门分享利益。真正的瓶颈在于执政党是否有勇气打破金融既得利益集团对造币权的垄断。
现在可能有机会做出历史性的改变。在对“数字时代的金融包容性”的回顾中,作者指出,中国企业和居民使用资金昂贵、困难的根本原因是银行垄断,因为银行集团实际上形成了价格联盟。金融普惠的核心特征不是人人都能获得基本的银行服务,而是人人都能公平地参与铸币税,分享铸币税,以合理的价格使用资金。对于代表公共利益的中国央行来说,这种“兼容并包”并非洪水猛兽,也不会带来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风险。只要我们好好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带来的治理效率,我们就能做到。我们不能依靠银行业的“良心发现”,让利润实现普惠金融。这只是权宜之计,不是市场导向的计划。
造币权民主化的意义还在于“全球化”这项权利不仅适用于国内企业,也适用于全球企业。只要他们认同人民币的金融价值(包括监管理念),并愿意被纳入人民币经济周期,就可以在中国央行“一贯监管”模式下参与人民币造币。
铸币的民主化还包括对所有参与者对货币体系的贡献的衡量标准的细化,以及相应奖励的授予。货币体系生态的成功运行至少需要四个方面:(1)储备贡献者为货币发行提供储备资产。更好的储备管理将带来更广泛的储备选择,因此这一环节更加民主;(2)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或区块链上的同等参与者)基于储备池创建货币和管理货币供应;(3)能够影响货币采用的非最终用户,如商户或加密资产交易所,可以鼓励甚至取代最终用户的决定(4)最终用户决定在他们自己的支付场景中采用哪种数字货币。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等数字技术可以精确衡量每个参与者对货币生态的贡献以及铸币税的相应分布。铸币税以稳定币的形式,可以直接分配到智能合约地址或钱包地址。
结合中国央行发展数字人民币的趋势,利用数字人民币控制和创造人民币,合理配置人民币,将有效鼓励新的货币流动,保护充分就业的生产性投资和消费领域,遏制投机性投资对新资产流动的助推作用资产价格泡沫。这是掌握驯服“金融周期”的法宝。本文还论证了只有奉行“为公共利益监管金融”理念的中央银行才能探索这条道路。鉴于全球债务危机,中国不仅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有相当大的空间,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也有推迟或取消公共债务的政策选择。中国文化不乏为公共利益牺牲的精神。在过去,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白衣骑士拯救美联储,G20的“债务减免计划”以及一些学者(如斯蒂格利茨、诺米·普林斯和迈克尔·哈德森)呼吁取消部分债务的可能性。当然,债务减免和债务减免在特定情况下应该是可选的,并符合适当的条件。按照中国的国际惯例,中国有可能在国际金融援助和尊重**之间取得平衡。
自中国今年**从新疫情中恢复以来,中国一直在向世界提供卫生和卫生公共产品。我大胆设想,中国能够为世界提供货币金融服务的全球公共产品,因为中国只有以下条件:
首先,“为公共利益调节财政”的理念可以从国内扩展到全球;
其次,充分发挥CBDC的潜在优势,可以有效地引导生产性投资、消费性、投机性投资等领域的货币创造和分配,从而掌握驾驭“金融危机”的关键;
三是利用区块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民币造币权民主化,让认同人民币金融价值观、愿意被纳入人民币经济周期、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参与者分享人民币造币权,实现全球普惠金融;
第四,中国拥有令人羡慕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以及“债务减免”和“债务减免”的公共政策选择,使中国能够重启高度失衡的债务经济,恢复其运行和恢复能力。
比特币和区块链的诞生,金融危机和新皇冠瘟疫的爆发,世界经济和政治力量由西向东的转移,都是“百年未有的巨变”中国人民面临着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货币体系的历史机遇:人人参与造币没有门槛;每个人都以合理的成本使用资金;公平衡量每个参与者对货币生态的贡献和回报;健全货币体系,稳定和可持续的货币和金融体系。
6.4私人数字人民币建设
本部分重点探讨民营数字人民币建设路径,以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支付为切入点,进一步建设和深化人民币资本市场和所需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鼓励全球私人资本参与吸收人民币国际收支波动,分享人民币造币权。同时,简要分析美元吸收国际收支波动的机制及其对人民币的启示。
6.4.1;
国际支付
出于多方面考虑,我们倾向于从“离岸私人数字人民币”的建设入手。首先,东西方金融监管的趋势是相反的。可以预计,在岸和离岸数字人民币可能面临不同的监管环境。其次,中国人民银行还计划开发一种更具商业中性的国际数字人民币。第三,从国际舞台出发也是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减少创新与现有监管框架的联系,避免与现有国内市场结构的无效竞争。因此,在本小节中,“私人数字人民币”具体指离岸版本,除非另有规定。
从国际主导货币的历史演变来看,任何一种OKEX交易所潜在的国际主导货币都是首先在国际支付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2%,但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还不到2%,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市场化力量得以发挥的地方。
具体而言,通过区块链实现人民币造币权民主化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这将显著提高数字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环境中的采用率。例如,邀请一个国家**的电信运营商“一带一路”加入私人数字人民币超级节点。作为货币体系生态中的第三类参与者,它有动机在其影响范围内鼓励在商业场景中采用人民币,因此可以分享铸币税。此外,它还可以作为第一类参与者提供储备参与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从而可以享受更多的铸币税。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区块链的民主货币发行相当于将发行货币的“股东”与使用货币的“用户”重叠,从而鼓励用户使用“自己的”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发展尽可能多的国际商务企业加入私人数字人民币网络,其中一些可以成为“超级节点”聚集国际商务企业的平台可以成为一个**的流动入口。因此,笔者花费近一年的时间,围绕中国国际商会成立区块链委员会(又称“贸易促进委员会”),在中国访问25万家国际商务企业,为他们提供国际贸易背景下的数字支付服务。
国际商务企业的支付行为一旦确定,其借款、融资、债券发行、资产交易、资产储备等资金需求也将随之明确。
6.4.2;
人民币金融基础设施
在国际支付中,支付货币和汇率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货币汇率和利率的基本问题。
国际货币的短期波动主要来自国际收支的净波动。简言之,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进出口不平衡,会导致货币供求的波动,从而影响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价格。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金融地区,私人货币市场可以通过扩大和收缩短期国际信贷,吸收国际收支净额的波动,提供流动性。当然,在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市场失灵,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扩大资产负债表(即作为“最终交易商”参与做市)来发挥这一作用。更具体地说,在微观层面,包括联邦基金、国债、回购、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外汇等市场在内的多个在岸和离岸美元市场,就像一个精密的时钟,将美元价格联系起来,传递,形成全球一致的价格。这些市场参与者以不同的货币市场工具参与做市,通过吸收美元国际收支波动,获得风险收益——“铸币税”因此,私人美元和离岸美元实质上是调动全球私人资本,分担美元货币体系的风险和利益。当然,并非所有私营部门都没有门槛或公平参与,少数跨国资本垄断了美元的供应。即便如此,目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全球私人资本参与分担美元体系风险和利益的积极性。
相比之下,由于国内货币市场和国内银行体系的不发达,没有深度和流动性的市场,吸收国际收支波动的任务落在中国央行身上。中央银行必须利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作为“一级交易商”参与做市。幸运的是,得益于中国相对充裕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以及充裕的外汇储备作为缓冲,否则人民币汇率可能会有较**动。离岸人民币市场也不尽如人意。它主要是由套利而不是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或金融交易驱动的。国际监管机构对中国央行的外汇干预有不同看法。美国经常批评中国是“汇率操纵国”,但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第三季度的季度评论指出,“作为宏观审慎工具的一部分,发展中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和干预有效地抵御了一些国家的溢出效应”在评论瑞士央行“一级交易商”的行为时,国际清算银行(bis)总经理为其辩护说,“它不是汇率操纵者,因为它需要购买外汇来抵御非常宽松的全球货币政策的副作用”
与吸收中美国际收支波动的安排相比,其实质是通过金融机构的盈利来吸收风险。然而,美国更加市场化,中国是央行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应该借鉴美元微观市场机构,顺应国际金融规则,结合区块链金融/DeFi的优势,加快人民币私人货币市场和所需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深化。这不仅避免了央行直接做市,也让民间资本参与吸收人民币波动和风险,分担铸币税。
“双循环”战略与数字货币
2020年5月,***总书记提出,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逐步形成国内流通主体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数字货币将在巩固我国货币财政**、促进货币金融协调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货币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贾根良在《国内大流通》中指出,应采取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贸易战略。因此,必须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入手,把原本用于净出口的资源投入到国内产业升级的再生产中去。从根本上讲,中国的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居民消费不足和企业部门投资不足,是有效需求不足和货币支付能力不足的产物,使得以净出口产品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资源在中国得不到“就业”为了使这些实体经济资源不再转化为对国外的净出口,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提供基本的货币供应,从而购买这些实体经济资源,使之成为国内适销对路的产品,以确保货币支付能力与生产能力的有效需求相一致。原来用于净出口的资源将转化为国内生产力,从而有力地启动国内经济周期。首先要纠正的是“政府财政赤字是魔鬼”的观点以及对MMT的愚蠢反对。在第2.5节(货币与金融)中已经澄清,大多数关于MMT的批评都是针对MMT的滥用和滥用。
“政府财政赤字”排除的传统观念主要是由于缺乏透明度和明确的约束性规则。透明度的缺失体现在财政赤字支出消失,而合理、有效、健康的财政赤字应该用来提供公共产品,增加国内私营部门收入。缺乏明确的约束性规则,在于财政收支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数字货币为解决这些挑战带来了革命性的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财政赤字创造数字人民币,解决货币支付能力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数字人民币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流动和分配监控和管理能力,可以显著减少传统金融支付和转移中的截留、挪用、腐败和改变用途的损失。决策部门可以有效引导数字人民币流向特定的生产性投资和消费目的,而不是投机性投资。具体来说,通过提高公共支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比重,向教育、卫生、社保等部门提供数字人民币,由教育、卫生、社保等部门按需吸收富余经济资源。教育、医疗、养老成为压弯中国家庭的“三座新山”提高公共支出在这三个方面的比重,将大大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居民的最终消费,以货币支付能力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国家实验室、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投资数字人民币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传统基础设施已接近饱和,但新的数字基础设施将带来新一轮的热潮。它们还将吸收过剩的生产资源,这将大大减少私营部门投资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并提高其盈利能力。调动企业部门的投资积极性,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特定生产和消费目的的数字人民币的分配、跟踪和控制,财政赤字形成的货币并没有神秘消失,而是提供了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人力资本投资(如教育、教育等)等免费或极低成本的公共产品,医疗保健和养老金)和其他公共产品,提高生产力。由于具有完全货币**的中国政府垄断其货币发行权,其财政支出从来没有受到其财政能力的限制,而是受到其可支配的实体经济资源的限制。只有在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真正的经济资源。因此,赤字率并不重要。财政收支的目标应该是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指标。
“一带一路”就是要通过贸易和实体经济活动,促进人民币的采纳、结算、贷款和投资。第6.3节(想象私人数字人民币)详细讨论了利用区块链实现人民币造币权民主化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一个因素,以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的采用。这里的目标不仅是人民币国际化,而且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货币体系。目标是与认同中国金融治理理念、愿意纳入人民币经济周期、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参与者分享人民币造币权,实现世界普惠金融,实现民主、公正、透明,稳健和金融稳定以及可持续的货币和金融体系。
8结尾:“百年未有巨变”的个人选择
本文全面分析了各国经济在数字货币战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均衡,包括东西方冲突、强弱货币冲突、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公共部门与以bigtech为代表的私营部门、货币与金融之间的复杂均衡,用户支付偏好的变化与支付体系的缺陷、货币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乏、集权与个人权利的关系。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成功抢占了跨境支付、CBDC和全球稳定币领域的标准主导地位,削弱了中国DC/EP的先行优势。相比之下,美国实施的数字货币战略是最成功的。天秤座作为其私营部门的代表,不仅即将成功推出,而且还完美逃脱了全球监管,避免了媒体的关注。然而,中国不仅丧失了在相关标准上的话语权,其先行者优势可能被竞争对手耗尽,而且可能面临“缺乏透明度和国际协调”的批评,从而损害“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然而,中国独特的公共利益金融监管理念、丰富的公共政策选择、通过数字技术驯服“金融危机”的机会,而利用区块链实现造币权民主化的可能性,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人命共同体”的货币体系。数字货币也可以为中国“双周期”战略转所面临的货币和财政挑战提供革命性的工具。
面对“百年未有的巨变”,每一个国家、机构和个人都面临着复杂的价值均衡。是“数字优势”的庞氏骗局,以全人类为代价巩固货币霸权,维持债务经济,继续维持寡头的财富盛宴,还是新兴大国民主化造币权,以数字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货币体系,从而把世界从债务深渊中拯救出来,实现全世界的普惠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是为了公共利益平衡创新和风险,还是“被监管俘虏”以维护金融特权?官员们是为了眼前的红利而沉溺于欺诈,还是为了长远利益而播种良种?学者是为民说话还是为民说话?掌握了公权力的比格泰克,是用好自己的力量为人民服务,还是从年轻的屠龙人变成了一条龙,巩固了寡头的地位?个人喊“创新”口号、“割韭菜”、“弄虚作假”,还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创新现实?笔者希望致力于***广大公众利益的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货币金融体系,实现公正、透明、民主化、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虽然前面的路被堵住了,但我并不孤单。论文的结尾。
文章标题:龙白涛:数字货币的八大冲突
文章链接:https://www.btchangqing.cn/134562.html
更新时间:2020年11月02日
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